按3穴避免子宮肌瘤上身!最強中醫+瑜伽的子宮卵巢保養術
中醫認為,要避免子宮問題,就要保持子宮的溫暖。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有幾個穴道可以幫助達到這個目的,包括三陰交、氣海和關元穴。而要保養卵巢、避免經前症候群,瑜伽老師MIYA傳授獨門招式。
穴位保養子宮有一套
吳明珠表示,三陰交位於內踝上方四個指頭的地方,按壓時會感到又酸又脹,雖然這個穴位在腳上,但經過肝經、脾經和腎經,會到達子宮附近,中醫師很常使用這個穴位來調理子宮。氣海穴位於肚臍下方1.5寸,約兩個指頭的位置。關元穴則在肚臍下方三寸,約四個指頭的地方。按摩這三個穴位時,要先將手搓熱再按壓。除了按壓,還可以用針灸或艾條灸的方式來保養。建議每天按摩三到五分鐘。
看更多:性感女神朱茵疑「真空出席」激凸惹議 更年期胸部下垂按5穴位
流動的貓牛式可舒緩經痛不適
瑜伽老師MIYA表示,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時會有經痛的困擾。她建議可以透過流動的貓牛式來舒緩不適。做法是四足跪姿,吸氣時抬頭延伸脊椎,吐氣時從尾椎開始捲曲,像隻生氣的貓咪。藉由骨盆的溫和動作,可以按摩、放鬆,增加骨盆和下腹部的血液循環。
看更多:中藥治子宮肌腺症有效!妙齡女終於不用每月吞大把止痛藥
溫和橋式可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
另一個動作是溫和橋式,躺下後,雙腳踩穩,用手肘支撐身體,慢慢將尾椎往上捲,將骨盆抬高,再用1~2顆抱枕支撐臀部。雙腳可以伸直或輕踩,維持1到3分鐘,溫和刺激骨盆腔,促進血液循環。
暖腹呼吸法溫暖子宮和卵巢
卵巢癌有年輕化的趨勢,MIYA老師建議透過暖腹呼吸法來照顧卵巢。坐姿時,將手掌心搓熱後,交疊放在下腹部,吸氣時感受腹部擴張,吐氣時感受腹部收縮。想像帶著溫度的呼吸深入子宮卵巢,持續一到三分鐘。也可以躺著做,將腳掌併攏,慢慢用手肘支撐身體躺下,雙手交疊搓熱後放在下腹部,吸氣擴張,吐氣收縮。
看更多:這些症狀恐是偏頭痛惡化前兆!中醫「黃金穴位」秒殺頑固頭痛
扭轉動作可按摩深層腹部器官
平常也可以幫子宮按摩。MIYA老師建議透過扭轉動作來按摩深層腹部器官。坐姿時,左腳膝蓋彎曲,右腳跨過左膝,左手抱膝蓋,右手放在臀部後方,吸氣時腰背脊椎延伸,吐氣時向後扭轉。如果腰背脊椎的彈性好,可以將左手肘抵住膝蓋,身體保持穩定,雙手合掌從胸口慢慢向後推,藉由溫柔但深層的扭轉按摩腹部器官。
坐姿前彎緩解經前不適調節自律神經
另一個動作是有支撐的溫柔坐姿前彎,雙腳伸直勾腳,吸氣拉長腰背脊椎,準備一到兩顆抱枕,慢慢將身體往下,讓身體有溫柔的支撐。重點不是往下彎的深度,而是有適當的支撐。這個動作可以緩解經前不適,調整神經系統,觸發副交感神經。
看更多:這些症狀恐是偏頭痛惡化前兆!中醫「黃金穴位」秒殺頑固頭痛
◎ 諮詢專家/吳明珠中醫師.MIYA瑜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