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幕不是終章!米其林餐盤餐廳Marc L³將歇業 主廚廖偉廷將以新品牌重啟感官之旅
整理=編輯部
Marc L³將於2025年8月31日畫下階段性句點,主廚暨創辦人廖偉廷(Marc)也預告,新品牌將以全新姿態、於新址重新出發。
自2021年4月開業以來,Marc L³在短時間內即躍升為高雄餐飲界的閃耀之星,憑藉獨特且難忘的用餐體驗,深深擄獲眾多饕客的心,更贏得多項國內外獎項肯定,不僅獲得《米其林指南》餐盤推薦,更榮登世界50最佳餐廳旗下的「50 Best Discovery」名單。
從細膩七道菜到街坊口碑 「小鉢洋食」誕生!
帶著家人來到高雄,對主廚廖偉廷來說,這不僅是一段人生遷徙,更是一場從零開始的挑戰。作為出生於台北大稻埕的他,初來乍到沒有任何人脈與資源。所謂萬事起頭難,事情都得靠自己,為了尋找穩定優質的食材供應商,他親自走訪高雄各大市場,一家一家與攤販們「盤撋」,從在地大哥、大姐的口袋名單中,找到他信任且品質穩定的夥伴,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採購名單。
從8席吧台出發,「小鉢洋食」以親手款待與風格料理,在鹽埕巷弄中寫下屬於高雄的美食篇章。(圖片來源:Marc L³提供)
2019年,廖偉廷以套餐形式開啟餐飲之路,創立了僅有8席吧台座位的料理空間。高雄過去曾歷經美軍與日軍的統治,也是他們長駐的據點,這段歷史成為他料理概念的靈感來源,希望賦予餐食有著日式懷石料理的份量與儀式感,同時融合法式料理的時髦與精緻,因此「小鉢洋食」應運而生。
「小鉢」的命名亦蘊含巧思,「鉢」字左邊的「金」寓意著開店希望帶來財富;右邊的「本」則象徵著不忘初心,也呼應日軍駐足留下的歷史痕跡。兩者結合,猶如一只八寸盤般的餐食擺盤,展現出他心中理想的洋食樣貌與文化融合的精神。
在鹽一市場打拼的日子,「沒有冷氣、僅有工業電扇與狹小悶熱的作業空間」,卻澆不熄他想在高雄打造料理的決心。從國外返台的廖偉廷,當時只有一個念頭:「這一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從前菜、主菜到甜點,7道菜色道道細膩,風味層次分明。從海外回台、擁有Fine Dining底蘊的主廚,以風格鮮明的料理風格,迅速在鹽埕巷內打響名號,成為街坊鄰居口中的「馬克主廚」,半年之間,他不只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慢慢讓高雄的饕客們理解、欣賞料理的美好。
Marc L³的三維感官餐桌 從老宅出發的全新旅程
喜愛老宅氛圍的廖偉廷,在歷時數月的尋覓後,終於在市區找到一處三層透天老屋。這座空間,成為他人生「2.0」的新起點。2021年,他與「硬是設計」創辦人吳透合作,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品牌精神,聯手打造結合「溫馨款待與自在氛圍的Marc L³」。
Marc L³,唸作L-cube,象徵品牌核心精神「Live × Liberal × Limitless」,也是三維料理哲學的起點。主廚Marc將創作視為生命的延伸、情感的投射與思想的重組,期望透過料理開啟一場立體、多維的感官體驗。
Live(存在),代表料理來自生命歷程的積累與當下的即興現場,在與土地的共鳴中,展現對世界的深刻回應;Liberal(自由),體現團隊靈感的奔放與思辨,在反覆試煉中構築出豐饒、獨具個性的餐盤風景;Limitless(無限),則象徵打破餐桌邊界,模糊既定框架,讓料理成為思想的延伸、意識的再創,重新定義餐桌上的無限可能,並帶領大家探索專注、自由與無限交織的感官體驗。
室內空間延續品牌的低調設計語彙,在光影與材質交錯之中,營造一場沉浸式的感官體驗。(圖片來源:Marc L³提供)
而品牌名稱中也蘊藏著一段兄弟情誼與不捨的回憶。「Marc」是主廚本名,而「L³」也象徵三位以L為姓氏開頭的兄弟Marc Liao、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Nobuo Nobu Lee,以及摯友Lee,三人情同手足,共同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遺憾的是,Lee因健康因素離世,留下了彼此難以言喻的遺憾與思念,這三個L,不僅僅是代表一段兄弟情,也是一段永遠的記憶;因此,「Marc L³」便在彼此的承諾中緩緩展開,成為他對友情、記憶與廚藝的信念,也是他將情感注入料理與空間的全新起點。
Marc L³不只是空間的升級,也象徵著料理哲學與手法的深化,有了更大的環境,便能做出更多不同的技法層次。總座位數共17位,餐廳延續了「小鉢洋食」時期與客人互動的吧台位置,同時也增設了坐席區,希望讓更多人品味他重新演繹的料理哲學。
創作從來不是討好 而是認同自己
廖偉廷:「我沒有任何包袱,我就是我,做菜給想吃的人,就這麼簡單。對我來說,廚師不會有任何環境的限制,不論是在市場亦或是餐廳。」這份信念驅使他在每一次的創作中,始終忠於自我、勇於表達,將他自身經歷與情感融入每一道菜色中
主廚廖偉廷,始終堅持親手烹調,用料理書寫人生,為每一位來訪者端上誠意與溫度。(圖片來源:Marc L³提供)
對他而言,料理不單單只是對味蕾的呈現、食材的尊重,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本質不只是技巧與擺盤,更是生活經驗的累積,注入情感與故事,才顯得格外珍貴。「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在國外,無論休假、上班抑或是帶小孩的時候,腦中始終在構思新菜單的組成,思考如何讓菜色及餐廳能更加完美。」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像的;或許有了既定印象,大家對菜色反而沒有期待感,所以我希望在我的餐廳裡,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反差感。」在Marc L³,每一道菜不只是料理,更是想呈現的故事與記憶分享;細膩的烹調手法,巧妙呈現當季食材的最佳風味,每一個食材都該被賦予生命力也該發揮出它該有的價值,這就是廖偉廷的料理哲學。透過現代料理技巧展現食材鮮美與質樸,並融入國際化的創新手法,讓料理呈現出獨特的風貌。作為一名廚師,廖偉廷秉持「不因身份貴賤而有所分別」的理念,或許是曾走過人生最低潮的時刻,他比誰都更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體驗,以及一頓飯所能帶來的溫暖與尊重。因此,他希望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能自在用餐的空間。
一張沒有框架的歌單 走進一場料理與音樂的展演
走進Marc L³,你會發現這裡不只是來吃飯,更像是走進了廖偉廷的生活場景,除了料理,連空氣中流動的旋律都蘊藏著他對生活的講究與溫度,從播放清單便能一窺端倪。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李宗盛的「山丘」低語般緩緩蔓延,伍佰的「Last Dance」深情流轉,接著江蕙的「酒後的心聲」輕柔唱出深夜的心事,再到蔡依林的「Play」、Black Pink的「How You Like That」燃起節奏感。從台味情歌、滄桑搖滾、流行天后到韓流女團,風格橫跨語系與年代,這張歌單毫無設限,完全就是「Marc的人生歌單」。
這份獨一無二的「Marc Playlist」,可不是為了填空氣而隨便播放的背景音,而是他為每一位來用餐的客人,親手安排的放鬆時刻。音樂與料理在這裡並肩共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與客人之間最真誠的感觸,從耳朵到味蕾,都是他的日常款待。
對Marc而言,音樂和料理一樣,都是他與世界接軌的方式。而這張清單,每天都在悄悄更新,就像他的料理一樣,充滿情緒、節奏與驚喜。有人說,來Marc L³吃飯,就像走進一場親自策劃的小型展演:你吃著他的菜,聽著他的歌,彷彿也看見了他腦中流轉的靈感與想像。
主廚廖偉廷以細膩手法呈現當季風味。(圖片來源:Marc L³提供)
謝謝曾停留的人們 暫別是為了更完整地重逢
曾於多倫多的Splendido、墨爾本的Vue De Monde by Shannon Bennett、雪梨的Bennelong restaurant by Peter Gilmore以及台北的STAY by Yannick Alléno等知名餐廳中積累了深厚的實力與豐富的經驗。在世界各地的餐廳中不斷找尋自我後,於2019年廖偉廷選擇將根基扎在高雄,用他的雙手,在港都創造出無數令人驚豔的料理,過去4年多來,Marc也以他的雙手和熱情,為高雄注入了更多國際化的餐飲視野。
「每一次改變,都是一次重生。揮別舊有的生活節奏,跳脫過往熟悉的框架,讓我一步步走向更真實的自己。」廖偉廷眼神堅定地說。從開場時溫暖地說出「歡迎你們來我家吃飯」,到送客時真誠地道別「謝謝你們,我們下次見」,每一次問候,都是對當初自己的提醒與珍惜。他感謝每一位一路陪伴的朋友,始終深信相遇是一份難得的緣分,謝謝你們曾在這裡停留,把這裡視為你們的日常、你們的慶祝、你們的回憶,希望這裡的美好依然在心中流動。
「我們先說再見,別擔心!絕對不是再也不見。」廖偉廷依舊帶著他一貫的幽默說著,輕快中卻藏著一絲不捨。他將繼續透過料理講述他的故事,那些關於記憶、情感與土地,不只獻給熟悉的台灣食客,也希望把這份熱情帶得更遠,讓世界看見來自這塊島嶼的溫度與力量。
這不是句點,而是一個逗號;不是離開,而是全新的開始,只是在故事的中場,靜靜歇口氣;深呼吸,整理思緒,只為了以更完整的姿態,在更適合的時刻,再次找回屬於彼此的味覺共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4年打造500顆米其林星?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想以米其林將台灣打造成「最宜居國家」 可能嗎?
▶名廚楊光宗回歸!「aMaze心宴」以新中式演繹經典杭菜
▶10年不是結束而是開始!RAW的全新旅程才將開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