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打造「賭博式引擎」:熱力學老規矩,也許要重寫了?
你可能聽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物理學家也有一句老話:「熱機的效率不可能超過卡諾極限(Carnot limit)」。這條由法國科學家 Sadi Carnot 在 1824 年立下的規矩,兩百年來被奉為鐵律。但現在,有研究團隊大膽提出:也許我們的午餐真的能「白吃」一回。
這項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研究,介紹了一台被暱稱為「賭博式卡諾引擎」的新型熱機。顧名思義,這台引擎玩的是一種「資訊博弈」:它利用一個微小的膠體粒子(想像一顆泡在水裡的塑膠小球),再加上來自「麥克斯威惡魔」的幫忙──這個惡魔並非真的長角,而是高速監測粒子位置的雷射與電腦。當粒子因熱運動晃到某個「幸運位置」時,惡魔立刻喊「ALL IN!」,迅速跳過原本耗能的壓縮過程,讓引擎近乎零成本完成工作。
把蒐集資訊的能量算進去依然符合總帳
這種機制和賭場黑傑克頗像:有好牌就押、沒把握就跳過。長期下來,引擎的效率竟能超過卡諾極限,理論上甚至逼近 100%。聽起來像作弊?研究人員解釋:其實並沒有違背熱力學。因為當你把「蒐集與抹除資訊」的能量消耗也算進去,總帳仍舊遵守卡諾規則。只是這一次,資訊成了遊戲裡的籌碼。
這台引擎雖然目前還只存在於數學與模擬,但研究團隊強調:使用的參數都是實驗室能做到的。真正的難題是「手速」──要以每秒十萬次以上的頻率監測與反應,才抓得住粒子的隨機晃動。不然,就像賭徒出手太慢,黃金時刻一閃而逝。
如果未來真的能在實驗室成功打造,這種「賭博式引擎」或許能啟發奈米機器、分子引擎的新設計。兩百年前卡諾定律樹立了熱力學的金科玉律,而如今,科學家們像老練的玩家一樣,試著在規則邊緣找到新玩法。看來,就連宇宙最嚴肅的法則,也難逃一場精心算計的「科學博弈」。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Édgar RoldánBY 4.0)
圖片來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CC BY 4.0)
參考論文:
1、Gambling Carnot EnginePhysical Review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