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開獎!印度25%南韓15% 各國「割肉」談判
8月1號,就是川普先前宣布,新關稅生效的日期,但截至台灣時間禮拜四白天,川普只多公布,對印度和南韓的關稅,分別是25%和15%,卻又說還在跟印度談;而南韓儘管獲得跟日本和歐盟相同的稅率,卻還是有大批民眾不滿,上街示威,痛批不論什麼數字,說穿了就是川普想加稅,怎麼算都比以前吃虧。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印度實施25%關稅,並批評印度關稅過高阻礙美國出口,同時對印度與俄羅斯的軍事和能源交易表達不滿。相較之下,南韓、日本、歐盟和英國的關稅稅率為15%,但這些國家都必須做出相應讓步,如增加投資或開放特定市場。南韓人民對15%的關稅仍表示不滿,並在美國大使館前示威。各國在貿易談判中均面臨保護本國產業與滿足美方要求的兩難,特別是印度有近7億人口依賴農業生計。同時,美國國內對聯準會是否應該降息的爭論也持續進行中。
川普總統明確表示印度總理莫迪是他的朋友,但仍宣布對印度實施25%的關稅。他解釋這一決定是因為印度向美國銷售大量商品,卻因高關稅阻礙美國產品進入印度市場。川普還指責印度從俄羅斯購買武器和石油,並暗示可能會對這些行為施加額外懲罰。
CNN首席國內事務記者Phil Mattingly強調,川普將印度購買俄國軍事裝備的行為納入威脅範圍是一個重要元素。他表示,如果總統將能源以外的項目也納入次級制裁範圍,影響將相當重大。不過,川普後來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似乎還有轉圜空間。
同一天,川普宣布對南韓的關稅為15%,與日本和歐盟相同。然而,許多南韓民眾對此表示不滿,並在美國大使館前示威。示威者認為這不是關稅從25%降到15%,而是從0%升到15%,對韓國經濟構成威脅。他們也擔憂即將舉行的韓美峰會可能討論國防成本和美國武器進口等敏感議題。
根據川普發文,南韓將加碼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1500億美元用於造船,200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技術和能源,並承諾採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南韓總統政策室室長金永範表示,雖然美國強烈要求南韓進一步開放農畜產品市場,但考量糧食安全和南韓農業的敏感性,雙方已達成協議,南韓的稻米和牛肉市場將不再額外開放。
比較其他國家的情況,英國獲得最低關稅,但也妥協允許美國牛肉及生物乙醇進口。歐盟承諾大量投資才換取15%的關稅。日本則開出千億投資,並承諾採購80億美元農產品和100架波音飛機。日本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山口雄二認為,對零件製造商而言,生產量比關稅稅率更重要,15%的關稅水準對日本汽車製造商來說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各國為避免情況惡化,只能在最糟和比較不糟的選項之間做取捨。印度有近7億人口依賴農業為生,若在農業方面退讓,將影響大多數人民生計。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的Ajay Srivastava表示,印度已承諾開放工業產品市場,這部分占美國對印度出口的95%,而印度也正確地將農業與乳製品列為紅線。
在美國國內,聯準會是否應該降息的爭論持續不休。CNN財經主播Richard Quest搬出天秤當道具解釋,一邊代表支持利率不變,理由包括勞動市場依然強勁,失業率為4.1%,以及貿易政策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和通膨。如今聯準會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包括來自總統的壓力,因為川普一直希望聯準會降息。
面對川普這位不同於傳統的美國領導人,各國領袖或官員儘管不適應,也只能見招拆招,解決難題。
顯示全部
留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