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衝擊全亞洲 出口導向的台韓日紛紛落難
美國川普政府7月31日公布調整後的「對等關稅」稅率,即便各國面臨期限到來,近期都已開始著手準備因應方案,然而過往長期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亞洲國家,在協議中多數面臨15%起跳的稅率,且特定產業談判並未完結,因此正面臨全面性的衝擊。
美國主要盟邦:台、日、韓、澳洲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盟邦,過往在經濟上的表現都優於其他國家,其中,日本與韓國的汽車、半導體業對美國消費者而言都非常重要,除了與美國之間維持緊密的軍事、安全合作關係以外,這兩個國家在今年4月時也都面臨高達25%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
但在日、韓兩國派遣代表團,前往華府展開磋商之後,都成功在期限之前將稅率降至15%,其中,川普(Donald Trump)在7月22日宣布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協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另外在7月30日則和南韓達成協議並且完成公布。
身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台灣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盟邦,雖然從4月的32%稅率降至20%,但目前仍不清楚半導體是否會面臨華府課徵基於產業的額外稅賦;澳洲則在4月時,就已獲得10%關稅的待遇,且目前看來並未有所調整,可謂逃過一劫,鄰國紐西蘭則是從原本的10%被上修至15%,使該國貿易部長麥克雷(Todd McClay)高聲抱屈,強調遭受了「不公平的懲罰」,並且要求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通話,展開降低關稅的溝通。
中國、印度情況如何
報導指出,即便白宮在聲明中並未提及中國,但在川普的關稅戰之中,北京的確是最為顯眼的課題;近幾個月以來,美中雙方不斷舉行貿易會談,5月時在日內瓦、6月則在倫敦,本周稍早則在斯德哥爾摩進行談判,BBC旗下亞洲商業記者特瓦里(Suranjana Tewari)指出,北京可能以稀土的供應為籌碼,要求美國繼續暫停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
但在此同時,華府預期也將會以芬太尼議題為要脅,為美國企業打開中國市場大門,並且提升中國對美國包括農產品等貨物的進口,同時促進中國資金對美國的投資,且雙方之前曾達成貿易戰休兵90天的共識,將於本月12日屆滿。
雖然川普表面上將印度稱為「好朋友」,但在白宮所公布的列表之中,印度關稅稅率卻達到25%,且川普在此之前透過社群平台發文,指責印度長期購買俄國石油與武器,因此將會受到「額外的懲罰」。
東協國家命運不盡相同
對於經濟主要以出口為導向的東協(ASEAN)國家,川普「對等關稅」衝擊極為強大,其中有一部分的國家最初更面臨了高達49%的稅率,使包括泰國、越南等電子產品主要產地,以晶片為出口大宗的馬來西亞,以及柬埔寨大量成衣工廠都面臨了嚴重打擊。
在東協10個會員國之中,越南是第一個與美國完成貿易談判的國家,關稅稅率從最初的46%降至20%,雖然川普透過社群平台逕自發表稅率引發爭議,且越南方面一開始似乎並未同意該稅率,但其結果的確成為美國衡量東南亞國家稅率的標準。
根據白宮所提的列表,東南亞或南亞其他國家,包括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孟加拉、斯里蘭卡、泰國以及越南取得的稅率為19%至20%,汶萊則是略高的25%。
然而,緬甸和寮國卻雙雙面臨調整過後的「對等關稅」之中,除了敘利亞之外次高的40%稅率;香港智庫辛里希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管艾姆斯(Deborah Elms)指出,雖然目前外界並不清楚緬甸與寮國遭到如此高關稅待遇的真正原因,但兩國對於市場的限制,採購力較低,且與中國關係密切等,可能都是白宮考量的因素。
另外,由於新加坡對美國存在貿易逆差,因此適用10%的「普遍」關稅稅率。
其他亞、太地區國家待遇參差不一
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在白宮所發表的名單中,獲得了19%的關稅待遇,除了是該區域最低,也大幅低於鄰國印度;報導指出,由於巴基斯坦在川普重返白宮之後,持續強化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甚至在6月宣布提名川普爭取諾貝爾和平獎,似乎因此獲得青睞。
其中,巴基斯坦主要外銷的貨物為紡織品,在出口總額之中占比接近60%,大部分銷往美國,因此,在取得南亞最低稅率的情況下,主要對手印度、孟加拉與越南,未來恐將市場拱手讓給巴基斯坦。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