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完善生技產業發展 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出席「2025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此次大會匯聚超過900家以上廠商參展,設有約2,200個攤位,以及來自超過50個國家的生技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如此龐大的規模、專業豐富的展覽內容,不僅展現亞洲生技大會的重要性,也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在生技產業的優勢,以及政府持續發展、改善及增進友善投資環境的強烈決心;期盼透過此一產業交流活動,讓健康領域相關事業蓬勃發展。
卓揆指出,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過去十餘年間大幅成長,去年更達到新臺幣7,754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外,臺灣已有15項新藥在國際市場上市,且每年至少約數十項創新醫療器材獲得國外許可證,帶動我國生技產業持續成長。
卓揆說,因應資通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日漸進步,生技產業也朝向多元化與智慧化發展。今日上午行政院會即安排國科會報告「晶片驅動產業創新再升級-生醫與農業領域推動成果」,將政府正在推動的「晶創臺灣方案」進一步升級,強化在「生醫」與「農業」兩大重點領域的應用,對發展精準健康與智慧農業具有關鍵意義。
卓揆進一步表示,在生醫領域方面,政府透過晶片、人工智慧與半導體等關鍵技術,嘗試推動更多元化的整合,國科會並提出上、中、下游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包括上游聚焦於開發試製,中游著重於研發試量產,下游則持續鬆綁相關法規、提供實證場域,促進試製、試量產充分發揮。
卓揆提到,總統賴清德為臺灣首位具醫師背景的總統,上任後即於總統府內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不僅優化長照2.0政策,並規劃於明年正式啟動長照3.0政策,強化高齡照護能量;同時也提升早期癌症篩檢,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並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應用。
卓揆進一步指出,臺灣擁有強大的資通訊產業、卓越的醫療體系與完善的健保資料庫,使政府具備更多創新能量因應人類健康的威脅。而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預計於今年8月召開,期待與各界共同擘劃我國生醫產業發展藍圖,引導我國科技產業協助推動賴總統「健康臺灣」願景。
卓揆強調,當前全球政經局勢正面臨關貿秩序的重整,臺灣身處地緣政治的第一線,扮演民主供應鏈重組的重要角色,尤其面對2050淨零碳排等多項挑戰,政府將透過各項政策的具體落實,持續完善生技產業的發展環境,在資金、法規、人才與市場等面向,強化臺灣經濟韌性,成為國際社會可信賴、可合作的重要夥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