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全球每年6萬人死於「鉤端螺旋體病」,台灣該擔心嗎?掌握5方法降低感染風險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9月03日09:29 • 發布於 09月03日09:2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全球每年6萬人死於「鉤端螺旋體病」,台灣該擔心嗎?掌握5方法降低感染風險

在颱風積水退去或大雨過後,也不能掉以輕心。因除了登革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也在蠢蠢欲動。常在風雨過後「冒出頭」的鉤端螺旋體到底是什麼?意外感染能終生免疫嗎?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繼8月19日~8月25日,全台新增6例「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確診個案後,時隔1週又再新增3例感染。

其中2名確診個案因發燒、腹瀉等症狀就醫,雖無國外地區旅遊史,但均待過有污水或老鼠出沒的高風險環境,另一名個案詳細情況仍在調查中。目前感染個案治療後已出院,且同住親友及職場接觸者皆無相關症狀。所幸自今年初截至8月底,全台累計37例鉤端螺旋體感染個案,與往年平均落在40~59例的感染數相比,為近5年來同期最低。

鉤端螺旋體病是什麼?

在較為嚴重的颱風或大雨過後,各地時隔1、2週便會陸續出現「鉤端螺旋體病」病例。造成鉤端螺旋體病的鉤端螺旋菌體成桿狀螺旋形,在兩端或一端呈現彎曲,看起來就像個小鉤子。

鉤端螺旋體病屬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人畜共通感染症,在台屬於第4類法定傳染病。主要經老鼠、犬隻、牛、馬、豬等宿主糞便或遭排泄物污染的水源等傳播,共有約300種血清型。另外,像是颱風或大雨造成的淹水,也會讓人因更容易接觸到受污染土壤或水源,而增加感染機會,但不會直接人傳人。

《BMC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於2023年的研究指出,全球估計每年約有100萬名鉤端螺旋體病重症個案,其中約有6萬人死亡。其中以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印度、東南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為疾病高盛行地區。台灣則屬於低風險地區,但因夏季颱風數量多,仍須多加留意。

意外感染鉤端螺旋體後,會有什麼症狀?

菌體主要經口或皮膚傷口進入人體,潛伏期約為10天,但也有可能縮短或拉長至2~30天。鉤端螺旋體病可分為黃疸型和非黃疸型,其中以非黃疸型較為常見,僅有5%~10%為黃疸型鉤端螺旋體病(又稱韋爾氏症)。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及疾管署資料,鉤端螺旋體病死亡率約為5%~15%,雖多數患者症狀輕微,甚至沒有症狀,但仍有部分患者會因此出現重症或死亡。

臨床上常見的非黃疸型較黃疸型輕微,病程可主要分為「急性期」與「免疫期」:

1.急性期

暴露於菌體後的5~14天中,可能會有持續2~9天的急性發熱性菌血症,有超過75%的患者突然發燒、寒顫、小腿及下背肌肉痛、頭部及後眼眶疼痛的症狀。其中有約一半的患者可能合併噁心、嘔吐及腹瀉;25%~35%的患者出現乾咳症狀;7%~40%的患者有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咽喉炎、肌肉僵硬或皮疹,甚至是結膜充血的情況。

2.免疫期

急性期發作後出現,通常持續約7天,最久不超過30天。不過,也有患者可能沒有急性期,直接出現免疫期症狀。在這個階段,患者可能會有短暫從疾病中恢復的「假象」,但沒多久就會出現再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及腹痛,部分患者會在此時期出現無菌性腦膜炎。

現階段治療鉤端螺旋體病患者,以「抗生素」為主,愈早治療愈好,但若患者出現嚴重腹瀉等症狀,則應搭配電解質平衡、輔助呼吸等「支持性治療」。

掌握5方法,預防鉤端螺旋體找上門

由於老鼠、犬隻、牛等帶有鉤端螺旋體的宿主本身可能無任何症狀,但排出的尿液及糞便含有大量菌體,恐污染土壤及水源。因此要預防鉤端螺旋體病,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接觸」。

在進行風災後清理或滅鼠等工作時,降低接觸病原的5大方法:

1.配戴口罩

2.穿戴防水手套及長統雨鞋

3.脫下裝備時應以清水與肥皂清潔雙手

4.飲用徹底煮沸的水

5.以自來水清洗食材及水果

若在接觸污水、污泥、老鼠或其他動物排泄物後,出現不明原因發燒、肌肉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個人接觸史等資訊。

健康資訊不漏接!加入【康健雜誌Line好友】

延伸閱讀:

決定失智的關鍵,不是類澱粉蛋白,是怕大腦「活水」乾掉

身體能量發電廠告急?10種生活習慣正影響你的粒線體健康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