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銷訂單連6紅 雙位數成長紅到8月
經濟部今(20)日公布外銷訂單統計。7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76.4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較去(2024)年同期上揚15.2%,連續6個月雙位數成長。經濟部分析,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續強,支撐外銷訂單上升力道,同時預估8月外銷訂單仍將維持雙位數成長,今(2025)年下半年AI商機、電子、資通產品仍是貢獻外銷主力。
經濟部表示,7月外銷接單優於預期,主要是受到AI需求帶動,高階半導體及伺服器需求動能比預期更強勁,看好今年下半年AI商機持續穩定走升,撐起外銷訂單表現。預估8月外銷訂單金額在555億美元至575億美元之間,年增率介於10.5%至14.5%;不過,經濟部認為,美國232調查結果尚未出爐,是下半年重要的不確定因素。
觀察主要貨品接單表現,AI及雲端產業應用需求熱絡,挹注伺服器、網通產品、顯示卡等訂單規模。7月資訊通信產品訂單163.2億美元,年彈15.5%,以接自美國訂單增加12.5億美元較多。
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商機不墜,推升IC製造、IC設計、記憶體、印刷電路板、晶片通路等接單走高,7月電子產品接單金額為225.9億美元,年飆24.8%,以接自美國訂單提升28.4億美元較多。7月光學器材接單金額19.2億美元,年升7.5%,背光模組、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亮眼。
傳產方面,基本金屬7月訂單金額18.9億美元,年減12.6%,主因是鋼市需求繼續疲弱,客戶下單保守;機械產品訂單17.7億美元,年增6.2%,主要來自自動化設備需求提高的貢獻;塑橡膠製品訂單14.8億美元,年跌10.3%,因海外產能過剩,抑低塑膠原料接單量能;化學品訂單15.8億美元,年揚7.8%,石化產品下游客戶回補庫存、藥品接單成長,以及低基期影響。
主要訂單來源,7月接自美國訂單204.9億美元,站上歷年同期最高,與去年相較勁揚25.4%,以電子產品較多;接自東協訂單97億美元,也是史上同期新高,年成長17.5%,同樣是以電子產品增加較多。經濟部指出,東協訂單攀升主要是因為供應鏈移轉利多,以IC製造、IC設計、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為主。
接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為110.4億美元,年升3.6%,以電子產品增幅較多;歐洲訂單74.8億美元,年增7.3%,資通產品升幅明顯;日本訂單32.9億美元,跳增12.8%,以遊戲機成長較多。展望未來,經濟部表示,外銷訂單有AI、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加持,且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是外銷接單的穩定動力。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