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破3900人飆新高 關稅衝擊慘業減班休息
美國關稅效應持續延燒,不少產業首當其衝變「慘業」。勞動部公布最新統計,全台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無薪假的人數突破3,900人,其中受關稅衝擊者達2,388人,首次衝破2,000人大關,並集中在製造業。面對無薪假規模不斷擴大,金管會啟動金融防線,要求銀行、保險與證券3路備戰,協助企業與勞工因應。
根據勞動部資料,目前全台共有191家事業單位、3,934名勞工實施無薪假,較8月初增加1家、493人;其中製造業就有146家、3,590人,雙雙寫下今(2025)年新高。若單獨計算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的廠商,本期為73家、2,388人,較前期上揚7家、653人,顯示關稅海嘯對產業鏈的壓力正快速浮現。
勞動部指出,實施無薪假的產業仍以金屬機電工業為主,因部分廠商首度通報,導致人數大幅成長。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後,各行各業皆受到不同程度衝擊,政府也評估約有4.2萬勞工可能受波及,包含無薪假、減薪或失業,未來勞動市場變化仍須密切觀察。
金管會則從金融支援面著手,要求銀行、保險與證券業3路並進。銀行局表示,已透過跨部會協商平台啟動金融協助措施,包括舊貸展延至年底、新貸快速審核,以及各銀行設置單一窗口等,並強調截至6月底銀行逾放比僅0.16%,資產品質仍穩健。
保險局則指出,今年第1季「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已核准1,878人、貸款金額達1.64億元,並延長至8月底,幫助經濟弱勢保戶度過難關。方案對象涵蓋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等,最高可貸10萬元,利率僅2.165%,期望減輕保戶財務壓力。
另外,證期局強調,若上市櫃公司因實施無薪假對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必須依規定即時發布重訊,確保資訊透明。金管會並提醒,對於個別勞工因無薪假造成還款困難,各銀行也有債務協商機制,延續新冠疫情期間的紓困模式,避免短期衝擊演變為系統性風險。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