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從庶民小吃到城市品牌!台灣牡蠣如何在產業轉型中找到新價值?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3小時前 • 食力FoodNEXT

牡蠣又稱蚵仔,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中,具有高度的在地性,從蚵仔煎、蚵仔麵線、蚵嗲等小吃,讓不少國際觀光客來台必定嚐鮮美食,甚至連AI教父黃仁勳都專程來吃寧夏夜市的蚵仔煎。

牡蠣不僅是台灣庶民美食的代表,更是濱海城市發展的經濟元素。根據農業部統計,近幾年台灣牡蠣生產量下降,在2018年前,每年都超過2萬公噸,最高曾達3.2萬公噸,2023年降至約1.6萬公噸。

水試所分析,台灣牡蠣減產與海水溫度上升等氣候變遷,以及蟲害、海洋環境污染有關。由於國內需求穩定但產量減少,台灣進口牡蠣的比例快速上升,便宜的進口牡蠣也構成競爭。

2020年進口量首度突破2,000公噸,2022年超過5,000公噸,2023年超過6,000公噸,2024年近7,000公噸,進口牡蠣來源以越南最多,占進口量一半以上。

地方推動食農教育,打造在地體驗品牌

從嘉義東石的烤蚵棚到澎湖的生蠔炭烤吧,再到文創市集裡出現的牡蠣殼再利用設計,牡蠣成為了適合體驗台灣城市的在地食材之一。

從城市品牌體驗的推動來說,多處產地已將牡蠣的食農教育,融入消費設計與城市環境溝通當中。例如嘉義東石推動體驗場域,包含坐竹筏採蚵、蚵殼拼貼手作、牡蠣烹飪教室與濱海潮間帶導覽等。

並且推動「牡蠣食魚教育」,將青蚵嫂體驗正式納入農業教育計畫,導入溯源QR code和產銷履歷,提升對台灣牡蠣的品牌信賴感。

城市觀光結合產業轉型,提升旅遊吸引力

台南以「溪南休閒農業區」為核心,業者提供船筏導覽、蚵殼手作與炭烤烤蚵等綜合性服務,也有業者讓遊客可搭船出海,接著享受炭烤蚵吃到飽與區域餐食。高雄市梓官區的蚵仔寮漁港,是台灣的重要牡蠣養殖區,近年來將傳統漁村轉型為觀光漁港及漁市場,吸引遊客參與。

彰化王功讓遊客可乘坐彈性機動的「採蚵車」(鐵牛車或小型船仔車)或仿古方式的牛車(海牛車),進入潮間帶蚵田,親身觸摸牡蠣、挖蛤蜊與觀察潮間帶生態,由業者或導覽人員講解生態系統與傳統養殖方式,並附帶美味的烤蚵吃到飽。

澎湖亦配合發展牡蠣結合島嶼漫遊的行銷體系,強調的是「深度旅遊」與「在地連結」,也在節慶活動中強化其在地美食的賣點價值。不僅建構離島體驗,也拉近旅客與漁村城市的情感連結。

不少業者著重牡蠣產品的鮮味,如烤牡蠣攤位會強調「現撈現烤」,搭配碳烤、加調味鹽甚至吃到飽等吃法,使享用牡蠣成為觀光客來訪不可或缺的「儀式感」美食之一。

讓遊客從「吃牡蠣」轉化為「與牡蠣生活一整天」的情感參與歷程。不過日前也發生了韓國藝人來台體驗烤牡蠣的過程中,與澎湖在地業者發生糾紛的事件。

再利用牡蠣殼資源,展現永續城市價值

台灣牡蠣產業正處於重要轉型時期,當牡蠣產業面臨產量下滑、氣候壓力與進口競爭之際,更需要從單一漁產品視角跳脫,從城市在地食材與食農教育的角度思考。

對於城市的另一個問題解決來說,則是廢棄的牡蠣殼。牡蠣殼被視為再生資源,不少地方政府與設計團隊推動牡蠣殼循環再利用,如製成建築材料、居家用品與飾品。

牡蠣殼透過資源化設備,可製成不同粒徑的牡蠣粉,應用於文創商品與非結構建築構件,促進文創與環保產業共生。也可以利用牡蠣殼支持珊瑚礁復育,各城市將牡蠣殼的問題解決,作為ESG與城市永續品牌的行銷方式。

從主要養殖縣市的品牌強化出發,到餐飲文化的差異化創意,以及提升休閒漁業體驗與城市品牌策略的整合,讓更多國際觀光客透過「蚵仔」美食認識台灣,也能在用餐及實際體驗上,感受到台灣城市的熱情與人情味。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牡蠣產業與城市體驗行銷的現況與契機》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蚵仔好吃有科學根據!風味、鮮度、口感全勝進口牡蠣
生蠔牡蠣現撈現吃最鮮甜?先做這一個步驟更鮮甜!
為了牡蠣設計精美牡蠣盤?19世紀流傳的牡蠣盤成為藝術珍品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家樂福消費中200萬!幸運兒在這縣市 叫外送「5元平台費」也中獎

三立新聞網
02

台北市信義區停電!馬路上全暗 剩台北101發光

台視
03

時代變了!「錢」途差很大 女醫驚:竹女高一18班「文組僅4班」

太報
04

因應尖峰時段人潮爆滿 高鐵115年推指定車次自由座

中央通訊社
05

未來一週夏季天氣!週四大台北高溫飆36度 823防午後雷陣雨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每天一尾鯖魚,營養補充不費力!「戎的魚店」鯖魚成為家庭冰箱常備軍

姊妹淘

強化雙向溝通 徐榛蔚率團隊前進新城、秀林基層座談

台灣好新聞

嘉義榮服處產學聯誼座談與企業大專校院多面向合作

勁報

花蓮松園別館榮光日以實際行動傳承榮民精神

勁報

關懷後備軍人教召訓練 饒慶鈴前往太平營區勞軍

台灣好新聞

軍民合力打造韌性城市 基隆市召開「三合一會報」全面強化防災動員

台灣好新聞

午夜特搜:台灣有機會嗎?連韓國都推「週休2.5日」救生育率

民視新聞網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開幕 產官學共創南台灣高科技育才新里程

台灣好新聞

高物價時代Buffet如何突圍?饗賓、漢來、欣葉誰能搶佔聚餐熱潮?

食力 foodNEXT

CMusic聚焦好萊塢配樂大師 丹尼葉夫曼《奇異博士2》音樂魅力揭密

藝點新聞

「82歲翁重訓爬山 獨居30年仍精神奕奕!他曝「這習慣」免疫力強健無慢性病

TVBS
影音

外送排行公開!南部偏愛「台式口味」鍋燒麵入榜

EBC 東森新聞影音

外送排行公開!南部偏愛「台式口味」鍋燒麵入榜

EBC 東森新聞

率會員迎戰美國高關稅逆境 顏鳳冠再掌高雄百貨公會

新頭殼

南台南家扶「無窮世代-助學特賣會」開跑助弱勢學童圓求學夢

勁報

印尼高中生走進溪高 跨國校園交流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台灣好新聞

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將試營運經典地標再現新活力

勁報

水電師傅找嘸學徒!「暑假求兒幫忙」 5萬月薪仍招無新血

TVBS

台北市信義區停電!馬路上全暗 剩台北101發光

台視

鬼月飲食5大禁忌!命理師警告:「吃1水果」恐招好兄弟

TVBS

用一生琢磨一門藝 點亮臺灣工藝之光

青年日報

北市無預警大停電 網驚:信義區「這路段」黑壓壓

民視新聞網

大稻埕煙火秀加碼「雙倍綻放」 視覺效果達600公尺

TVBS

展現新住民女力 中市府攜手朝陽科大推動多元文化共融

台灣好新聞

世運主場18場演唱會收入僅975萬 高雄市議員轟:每年倒貼4千萬維護費

CTWANT

《勸世三姊妹》2026新一輪巡演 公開甄選新世代接班人

中央廣播電臺

垃圾食物吃5天 大腦就變鈍、影響情緒 戒斷症狀:悲傷、易怒、疲倦

TVBS
影音

垃圾食物吃5天 大腦就變鈍、影響情緒 戒斷症狀:悲傷、易怒、疲倦

TVBS 新聞影音

江子翠發空車載客僅昔日1/3 新埔過站不停乘客崩潰

EBC 東森新聞

騙走超過500萬!看到「3種電話開頭」就是詐騙 普發1萬都假的

三立新聞網

主動買套套!妹子尺寸選大黑馬 男友秒滑掉變臉

EBC 東森新聞

高鐵明年擬推尖峰時段指定車次自由座 限量張數、禁跨班次搭乘

上報

台南連4年無餐廳摘星! 在地人霸氣喊「沒在理」

台視

竹縣寶山最具代表綠色公共空間 寶山森林綜合公園改造計畫首期工程動工

勁報

台灣國際雷射展 工研院發表全臺最快八雷射3D列印系統

勁報

誤信導航駛入田間 西螺警助夫妻脫困

觀傳媒

外籍配偶獨力養四子 警方轉介基金會即時救援

觀傳媒

貨物稅再掀爭議!無糖飲免稅 機車卻仍被視為「奢侈品」

TVBS

土庫鎮長率108因緣戶遠赴集集 祈福結緣並獲救助金

觀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