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那麼多手遊要讓人免費玩?遊戲公司靠 2 招,默默創造獲利
定價時,「免費」永遠是最強的。
手機遊戲就是因「免費」這強大影響力的最佳例證。二○一二年時,手遊的市場規模約五千億日圓(約新臺幣一千億元),爾後十年間,成長超過兩倍。
為什麼很多手遊都讓人免費玩?那是因為要維持與強化遊戲的競爭力。
喜歡玩手遊的人,總是在尋找新遊戲。如果可以免費玩,就更容易產生「不然玩玩看好了」的想法。透過「免費」的契機,可以讓更多人願意下載自家公司的遊戲,同時提高這些遊戲在市場上的存在感。
此外,手遊中還有社交遊戲這個類別,可以邀請 SNS 上的朋友一起玩,也有可能因為一同遊玩的過程中,結交到新朋友。
在這個過程中,遊戲知名度會提高,特別是需要競爭排名、或者交換遊戲內道具等這類要素存在時,會以「玩遊戲為中心」形成一個社交網絡,遊戲的使用者(user)也就容易增加。
既然免費,那就玩玩看
不管是什麼樣的遊戲,如果沒有人玩、也沒有人評價,那當然是無法普及的。 「免費」就是推廣這些遊戲的第一步,也就是要盡量降低使用者的進入門檻。
順帶一提,手機的主畫面能放的 APP 數量有限。對使用者來說,通常會把最常使用的 APP 放在主頁,對手遊的行銷來說,手機主頁的地位也可說是(他們的)黃金地段。其實不只是遊戲廠商,只要是有在做 APP 的公司,讓自家 App 被放置在用戶的手機主畫面上,是提升使用次數與使用頻率的關鍵。
兩種方法,創造收益
獲得使用者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變現,也就是以獲得收益為目標的計畫。
方法之一就是廣吿。 大多數的免費 APP 會透過刊登或置入廣吿來獲取收益。
廣吿主當然會希望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家企業的廣吿,所以遊戲愈受歡迎、使用者愈多,就愈是企業投放廣吿的首選,廣吿收入也能因此提高。
獲得收益的第二個方法是 APP 課金 (譯註:APP 內付費購買)。
原則上,遊戲都是免費的,但有一部分的進階服務、或者是遊戲當中的高級道具會向使用者收取費用。在行銷來說,這樣的商業模式叫做「免費增値模式」(Freemium Model),是由免費(Free)加上收費、高級(Premium)這兩個單字形成的造詞,提供基礎功能免費,進階功能則需付費。
如果遊戲本身很有趣,使用者就會增加,因為要與其他玩家合作或競爭而花錢買道具的人也會增加。 因此,增加使用者數量是最優先且必要的。 為了達到此目的,遊戲本身的門檻要盡量降低,讓用戶(消費者)可以直接免費下載遊戲、然後開始玩。
然而,免費下載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新增的用戶都不消費。
在遊戲方面,打定主意「只玩免費遊戲」「絕對不課金」的使用者是存在的。但像手遊這類網路內容(webcontent),若有五%的使用者會使用付費服務,而這部分收益便足以支持企業營運。
也就是說,即使有九五%的人不願意在遊戲中課金,只要可以建立起核心粉絲群(也就是其餘五%的人),就可以支撐一家企業。
更新很重要,能夠隨著使用者的反應更新「更重要」
雖然無法帶來短期收益,但從中長期來看,企業可以透過 APP 的經營蒐集使用者數據,這也是一大優勢。
此外,由於 APP 是以數位形式提供,業者可取得用戶資料,透過使用者反應進行問題分析,藉此改善遊戲設計或以此運用到後續的遊戲開發中。
與過去的紙本不同,APP 這樣的數位內容,可以隨時更新,透過敏捷開發不斷提高其完成度。(譯註:敏捷開發為一專有名詞,源自英文 「Agile」,強調在製作遊戲時分階段小步驟進行,不斷回饋調整。快速迭代、靈活應變是其特色。)利用這一特徵,可以在不斷改進遊戲的同時逐步改善內容,並吸引更多玩家和粉絲。
不只是遊戲,事實上,這是所有數位內容的共通優勢。 這種優勢或許也能應用在企業所提供的各類商品與服務上。
(本文摘自《珍珠奶茶店去哪了?》,臺灣商務)
延伸閱讀
爆紅手遊《旅行青蛙》有何特別?開發團隊透露 4 個特點,和一般遊戲大不同
為什麼「肯德基」與手遊《陰陽師》合作?淺談 IP 行銷的重要性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