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只有「胸口痛」才是心肌梗塞!心臟醫指這3情況也要速撥119

今健康

發布於 09月19日01:03

突然捂住胸口「嗚…!」、接著倒地不起,影劇中心臟病發常會這樣演。確實,這是通稱心臟病的心肌梗塞,發生時的典型症狀表現。

但是,不是只有胸口痛才是心肌梗塞。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心肌梗塞表現非常多元,而且容易被忽略,發現其他症狀務必謹慎。

不是只有「胸口痛」才是心肌梗塞!
心臟醫指這3情況也要速撥119

郭志東醫師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每延遲1分鐘急救,存活率就下降約7-10%,病情就越危險。10分鐘是搶救的黃金時間,發生當下快速辨識出症狀將是搶救關鍵。

郭志東醫師強調「記住:不是只有胸口痛才是心肌梗塞!」辨識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最典型的就是胸痛,但也有可能會以非典型、沒那麼常見的症狀表現。尤其提醒肥胖、年長、有慢性病史、心臟病史等高風險者特別留意。

【典型症狀】
(一般較常見的症狀)
.胸口悶痛:
緊縮感、像石頭壓著、超過10分鐘、休息也沒用。
.延伸疼痛:
痛感可能延伸至左側的肩膀、頸部、下巴、左臂。
.直冒冷汗:
冷汗直流,並可能頭暈、噁心、呼吸急促等。

【非典型症狀】
(常見於女性、長者、糖尿病患)
.無胸悶痛:
無痛性心肌梗塞。
.肩背疼痛:
只有出現背痛、肩痛。
.不明顯症狀:
喘、疲倦、不明焦慮、消化不良、噁心等。

#國泰醫院 #郭志東 #心臟病 #心肌梗塞 #急救

懷疑心肌梗塞正在發生?
別猶豫!4步驟立即應對!

寧可送錯,也不要錯過:
懷疑心肌梗塞正在發生時,不論是否肯定,都要立即應對,以免誤判而錯失搶救機會。郭志東醫師建議,發現上述症狀立即以4個步驟應對。寧可送錯,也不要錯過。

第一步:停止活動、保持鎮定
.停止活動:
立即停止所有活動,馬上坐下或躺下。
.保持鎮定:
避免慌張使血壓起伏劇烈。

第二步:速撥119、避免開車
.速撥119:
說明有發現疑似心肌梗塞症狀。
.避免開車:
包括請家人送醫,以免拖延或中途心跳停止而無法處置。要救護車接送。

第三步:含舌下片、準備就醫
.含舌下片:
若有醫師開立的舌下片(如硝化甘油),可在發作時先用一顆,五分鐘後再用一顆,最多三顆。
.準備就醫:
若舌下片使用第二顆後仍然不適,就要有就醫準備。若有好轉,仍須盡早檢查,不可大意。

第四步:尋求協助、準備急救
.尋求協助:
原地等待救護車時,可尋求身邊親友、鄰居、路人等陪同等待,以利可能需要急救。
.準備急救:
若情況允許,可搜查附近最近的AED,並另請他人協助準備。

#國泰醫院 #郭志東 #心臟病 #心肌梗塞 #急救

非當事人的觀察與急救:
.確認意識:
若病人意識不清、倒地、失去呼吸心跳,開始急救。
.心肺復甦:
手打直,按壓患者胸口,約每分鐘100-120下。
.傻瓜電擊:
若有AED(傻瓜電擊器,自動體外去顫器),依語音指示操作。

*此協助已提供患者救命機會,不論結果如何切勿過度掛懷。

#國泰醫院 #郭志東 #心臟病 #心肌梗塞 #急救

避免讓「太晚、太慢」成悲劇,
認識心梗症狀與急救多添保障!

郭志東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心肌梗塞是主要元凶之一,悲劇通常不是「發現太晚」就是「處理太慢」。認識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和非典型症狀,以及急救方式,第一時間冷靜應對,不論是自己或親友、甚至路人,都可獲得救命的關鍵機會!

《延伸閱讀》

.一張圖看懂胸痛主要原因。醫指常見6情況,3警訊即刻就醫!

.胸悶、胸痛是感冒?新冠?心臟病?哪些情況該就醫?醫分3大情境說明!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