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醫揭「胃癌8大高風險族群」:容易被忽略!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陳俊欽指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因為胃癌細胞從形成到臨床出現症狀,可能歷程長達20個月以上,即易被忽略。(示意圖/資料照)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證實,自己在去年初任疾管署署長期間被診斷出胃癌,他在醫療團隊與家人支持下恢復良好。該消息一出讓民眾升高對胃癌的防治意識。有醫師建議「8大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因為胃癌早期很容易被忽略。

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俊欽表示,胃癌是從胃長出惡性細胞腫瘤,包含腺癌、淋巴癌、惡性肉瘤等,其中以胃部黏膜細胞長出的腺癌佔約90%。胃癌細胞可能穿過胃壁,侵犯附近器官及淋巴系統或是遠端轉移。

有關胃癌的症狀,陳俊欽指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因為胃癌細胞從形成到臨床出現症狀,可能歷程長達20個月以上,即易被忽略,這也是早期不易診斷的原因。

陳俊欽續指,臨床常見的包含腹部不舒服或脹痛、消化不良、噁心反胃,胃有灼熱感、打嗝、食慾不振、全身倦怠無力,甚至是解黑便;久而久之轉變成「中晚期胃癌」進而導致貧血、體重減輕等。

對於胃癌的形成原因,陳俊欽說明,原因仍有待釐清,但建議8大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1.經常攝取醃漬物或加工食品(如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者

2.攝取發霉或經污染的食物者

3.胃食道逆流久不癒

4.長期抽菸及喝酒

5.血清或糞便檢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或抗原陽性反應者

6.曾動過胃部手術者

7.有癌症家族史者

8.免疫缺乏者

陳俊欽提醒,民眾應日常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胃鏡或X光鋇劑攝影;或是透過抽血或糞便檢查,得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果發現胃部上腹部不舒服,持續1~2週以上,建議儘快尋求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2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華人健康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05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6

不只變胖!千人調查揭「3大NG行為」恐讓代謝變差:外食族這樣吃才營養

優活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