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醫院也成為詐騙新目標?專家:「這通電話」絕對不能信!
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醫院藥劑部,準確報出你的個資,並說你的健保卡遭冒用,要立刻處理。你會不會以為這是真的?小心,這通電話可能是騙局的開始。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投資、金融、壽險一路蔓延,如今連醫療院所也成為最新攻擊目標。根據警方統計,上週全台發生4064起詐騙案,財損金額逾24億元,其中假投資、網購與假交友仍最常見,但也出現愈來愈多與醫療相關的新型詐騙。
醫院藥師也被詐團盯上
在醫學中心擔任藥劑師的王先生(化名),日前接到一通來電,對方自稱是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的林志成,開頭先要求核對個資,接著謊稱有人拿著王先生的雙證件與一張桃園敏盛醫院身心科的處方箋,到花蓮慈濟醫院領藥。王藥師一聽就察覺不對,因為各醫院之間不會受理其他院所的處方箋。
王藥師沒有立刻掛斷,而是決定「演下去」,想看看對方接下來還會怎麼說。他假裝配合,一邊應對、一邊觀察對方話術。對方聲稱,已聯絡當地警方,並調閱監視器,接著要求王藥師親自到花蓮慈濟醫院做筆錄。聽到這裡,王藥師心知對方正一步步鋪設陷阱,便果斷中止對話,不再回應。
這是台北馬偕醫院真實發生的案例。該院資訊室主任鄭聰貴表示,他本人也曾接到類似詐騙電話,內容幾乎如出一轍,來電者自稱「花蓮慈濟藥師林志成」,劇情從健保卡被冒用、調閱監視器到要求到院筆錄一應俱全,就連來電號碼都顯示為醫院總機,讓人很難不信。
醫療詐騙看準人性的弱點
鄭聰貴強調,當聽到有人在醫院冒用你的健保卡領取管制藥品時,多數人會感到緊張,擔心惹上官司,在慌亂中容易一步步掉入詐騙陷阱。他說,詐騙集團看準人性弱點,特別是對法律的恐懼與對醫療體系的信任,往往以偏遠醫療院所作為情節場域,因為多數人不可能立即趕到醫院處理。
他補充,當民眾表示無法立即趕到現場,要求對方以掛號郵寄相關資料時,詐騙集團往往會順勢提出,「必須先匯一筆保證金,才能寄掛號信。」藉此一步步誘導受害者匯款,最終詐領帳戶內的資金。
醫院被盯上,防詐要靠這3招
這類手法並非個案。近期,屏東基督教醫院也被詐騙集團盯上,對方冒用院內藥師名義打電話給病患,劇情故事幾乎一模一樣,讓人難辨真假。對此,鄭聰貴提醒民眾,只要掌握以下3大關鍵,就能提高警覺、避免受騙:
關鍵1
醫院只會受理自家醫院的處方箋,絕對不會受理其他家醫院的處方箋,所以聽到對方說,「xxx拿某A醫院處方箋到B醫院領藥,絕對是詐騙。」
關鍵2
除非是通知等候住院或安排檢查,否則醫院絕不會主動打電話給民眾,更不可能主動告知有人冒用你的健保卡領藥或申請補助。
關鍵3
接到類似電話時,建議先掛斷電話,並回撥電話到醫院求證。
馬上掛斷電話才是自保關鍵
事實上,以醫療為包裝的詐騙案件正快速增加,已有不少病患、家屬,甚至醫護人員受害。鄭聰貴提醒,詐騙話術雖然包裝得像模像樣,但只要掌握上述三個關鍵,就能及早識破。他建議民眾只要聽到「健保卡被冒用」這句話,馬上掛斷電話才是自保關鍵。目前國內有些醫療院所已加強宣導,提高民眾警覺,遇到可疑來電務必查證來源,不要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
(本文諮詢專家:馬偕醫院資訊室主任鄭聰貴)
延伸閱讀: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