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失智救星」阿茲海默新藥來了!誰能用?多少人受惠?一文看懂4大關卡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11日11:40 • 發布於 06月11日11:40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玉珍 圖/Freepik
「失智救星」阿茲海默新藥來了!誰能用?多少人受惠?一文看懂4大關卡

面對阿茲海默症的記憶流失,不少家屬期盼,6月底即將在台上市Leqembi和Kisunla新藥,能為親人按下暫停鍵,延緩病程。但卻並非人人可用,需先通過4道關卡,《康健》一次解析。

阿茲海默症被醫界視為最棘手的退化性神經疾病之一,讓患者與家屬在面對記憶流失、生活功能退化的過程中,感到無力與焦慮。

正因如此,今年6月中下旬即將在台上市的2款早期阿茲海默症藥物: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Kisunla),被視為可能改寫病程的重要突破。新藥尚未正式上市,已有不少民眾主動前往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諮詢,盼望抓住延緩病情的機會。

80歲的林奶奶(化名)照顧罹患失智症的先生已超過10年,深知記憶流失對生活帶來的衝擊。當她得知台灣即將引進新藥後,便主動到醫院接受評估,經正子攝影、核磁共振與基因檢測後,發現自己也確診罹患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

60歲的黃先生(化名)是一名會計,某天竟發現自己無法完成日常帳務,感覺大腦彷彿「斷線」。他察覺異常,主動就醫檢查後,結果顯示腦中類澱粉蛋白centiloid score 超過80。得知符合用藥條件後,他立即預約治療,希望延緩病情,爭取多幾年有品質的生活。

各大醫學中心準備就緒,首批病患將於19日開打

在國內各大醫院,像林奶奶、黃先生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指出,近期不少人得知新藥即將上市,紛紛主動詢問、接受評估,甚至願意自費治療,只為清除腦中堆積的類澱粉蛋白,爭取與親人多一些清醒相處的時光、多一些保有自我的可能。

目前成大醫院、亞東醫院、台北榮總等多家大型醫療院所,已有病患完成相關檢查與用藥準備。一旦新藥正式上市,便可立即啟動治療。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亞東醫院團隊預計19日為第一位符合條件的患者施打新藥,正式啟動臨床使用。

他強調,對患者與家屬來說,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療程。只要能延緩退化、保住生活功能,即使只是多幾年清醒的日子,都值得一試。雖然國外研究也指出,這2款藥物無法逆轉疾病,但有機會為患者帶來更長時間的穩定與生活品質。

從「症狀治療」到「針對病因」,新藥到底在清除什麼?

白明奇補充,Leqembi和Kisunla的問世,象徵阿茲海默症治療邁入新的里程碑。過去的藥物多數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這2款藥物卻是首度針對「病因」本身下手。

即將上市的2款新藥皆屬於「抗類澱粉蛋白抗體」,可協助早期患者清除腦中過度累積的類澱粉蛋白。這種病理沉積正是導致認知退化的關鍵因素,透過降低其濃度,藥物有望延緩病程惡化,讓患者維持較長時間的認知功能,保有清晰的思考與自理能力,以維持生活的品質與尊嚴。

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這2款新藥在使用約1年半後,確實可在統計上延緩病程惡化。患者在認知能力與日常生活表現的綜合指標上,退化速度比未使用藥物的安慰劑組減少了約3成,推估可讓病程從輕度進展到中度的時間延後4~5年。

阿茲海默症早期怎麼發現?很多人以為只是「健忘」

事實上,許多人罹患失智症卻不自知。白明奇表示,根據臨床研究觀察,有可能在參與學術研究或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中,發現血漿檢測顯示乙型類澱粉蛋白陽性,進一步透過正子攝影等影像檢查,證明他們腦中的類澱粉蛋白centiloid score大於30,雖然沒有臨床症狀,或只是抱怨健忘,以現在的診斷準則,已足以診斷為阿茲海默症了。

由於僅出現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輕微認知障礙,常被誤認為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因而錯過了黃金診斷與治療時機。白明奇表示,即使能及早發現,想真正使用新藥,還得跨過更多關卡。

想用阿茲海默新藥?得先過這4關

阿茲海默新藥並不是想用就能用,必須經過一連串嚴格篩選。白明奇提醒,為了確保藥物真正有效、也不會帶來嚴重副作用,患者至少得符合以下4大條件,才能有機會用藥:

第1關:有症狀,但要夠早期

不是所有記憶變差的人都能用這些藥,必須已出現症狀,但還在非常初期的階段,像是「阿茲海默輕度認知障礙」、「極輕度失智症」或「輕度失智症」,而且還有年齡限制。

第2關:確認腦中有類澱粉病變

進一步還得接受檢查,包括正子攝影(PET)或抽腦脊髓液,看看腦中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

第3關:MRI排除其他腦部問題

接著要做大腦磁振造影(MRI),排除重大腦部出血風險,超過4個微出血,或有血液沉積在神經系統表層患者,不建議使用這2款藥物。

第4關:APOE基因檢查

最後,還要做一項基因檢測,避免有某些基因型的人使用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帶有APOE4基因者(尤其是同時從父母雙方遺傳而有兩個APOE4的人 )出現副作用包括腦水腫和微出血的風險顯著升高,衛福部不建議此類患者使用。

有多少人符合阿茲海默症新藥條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球已有超過 5500 萬人罹患失智症,且每年新增病例高達1000萬人,其中6~7成為阿茲海默症。在台灣,目前約有30萬名失智症患者,約有20多萬人被歸類為阿茲海默症。

不過,這20多萬人中,真正符合新藥使用條件的恐怕只有少數人。甄瑞興指出,經估算,全台真正能符合施打條件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二,若是13萬人,加上要做足夠的金錢才能施打真的剩下不到10萬人。

然而,即使通過所有關卡,能不能真正用藥,還得回頭看家中的經濟狀況。白明奇說,目前兩款新藥的療程都長達18個月,費用至少要150萬元以上。其中一款只需完成一個完整療程,另一款則需長期服用。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不只是醫療決定,更是沉重的經濟考量。

類澱粉蛋白就像野草燒不盡

最後,2位醫師也提醒民眾,新藥並非萬靈丹,並不是清除了類澱粉蛋白就能保證病情不再惡化。有些患者即使成功清除腦中沉積物,2~3年後又開始沉積。

白明奇形容,類澱粉蛋白就像野草一樣,「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旦病程啟動,要完全阻止並不容易。他提醒,雖然新藥帶來希望,但早期發現、正確診斷,才是延緩病情、守住記憶的關鍵。

(本文諮詢專家: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

延伸閱讀:

聰明人都在用!自費「防坑」4寶,讓你告別醫療冤大頭

工程師邊洗腎邊寫程式,還升遷當主管,他怎麼辦到?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8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