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縣市23校參與 臺灣囡仔共築記憶故事島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推出「故事島:臺灣囡仔ㄟ記憶柑仔店」展覽,匯聚高雄女中10年來引導學生以美術課程,記錄家族與社區故事的教學成果,並擴及參與島嶼偏鄉陪伴計畫的多所學校,累積超過57512公里的藝術教學里程,展出跨越12個縣市、23所學校,來自城市、山林、海隅不同背景的學生作品,透過繪畫、立體物件、影音紀錄、互動多媒體等形式,打造出一座充滿深層情感與文化的「記憶故事島」。
從家族記憶展開 再現重要生活片段
展覽為高雄女中與譜普市藝術工作室共同策劃,即日起至9月21日於南海書院第1、2展覽廳展出,以「柑仔店」的意象為靈感,結合桌遊式大地圖,規劃「家族容顏─城居篇」、「家族容顏─海隅篇」、「家族容顏─山林篇」、「家傳的味道」、「家族映像」、「老鹽埕的記憶之味」、「肖像牆」、「祖孫搭嘴鼓」等8大展區,涵蓋畫作、家族報、家族影音紀錄等各類媒材創作,藉此展現學生對家族與地方記憶的深厚情感。
展覽從家族記憶展開,由學生觀察身處的環境,描繪家族故事及親人回憶,蒐集成長過程中值得保存或已逝去的事物,並擴及對在地社區的關懷,有些學生透過訪談爺爺和奶奶,繪出長輩容貌及生命故事,或以「家族記憶盒」、「家鄉記憶盒」等木箱立體拼貼創作,再現家族重要的生活片段。
微型藝術、AI互動 攜手探索獨家故事
此外,亦有學生走訪高雄鹽埕地區逾30家老店,以微型藝術創作出「老鹽埕的記憶之味」,展現超過50年以上老鹽埕社區店舖的風華與故事,其中也包含不少已沒落或歇業的商號,透過學生的藝術創作,為店家留下了不朽的故事,也讓這些逐漸褪色的城市記憶重新被喚起。
展覽中,還設置多項AI科技互動裝置,除打造「點一桌家傳菜互動區」,讓民眾透過現場手繪家傳菜,創作獨一無二的家鄉味;「家族容顏記憶之旅」則邀請民眾創造家族容顏作品,分享家族與社區記憶,完成作品後可下載保存,亦能展示於展場,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體現每個人都是記憶創作者的理念,歡迎民眾一同加入這段探索記憶與建構家族故事的旅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