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熱經濟冷 分析指流動性推動漲勢
(中央社台北23日電)陸股滬指近日屢創10年新高,成交量也維持在高位。分析認為,中國經濟放緩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這波行情主要是由資金流動性和宏觀敘事支撐市場情緒。股市漲勢能否持續,要看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刺激政策。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上證指數、滬指)22日收盤突破3800點,再創10年新高。滬深京三市成交額連續第8個交易日突破人民幣2兆元(約新台幣8.4兆元),創下A股的紀錄;去年11月,A股市場成交額曾連續7天達2兆元以上。
根據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今天發布的文章,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大摩自由流動性指數自6月起已由負轉正,顯示可用於金融投資的流動性有所改善。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凈流入資金約人民幣1.5兆元(約新台幣6.3兆元)至1.7兆元,其中有1/3來自保險公司的資金配置,這主要得益於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的上調。另外,來自散戶的凈資金流入規模則有4000至5000億元,占比不到3成。
他指出,中國8月的經濟似在放緩,搶出口正在退坡,汽車和家電的銷售仍在下跌,但流動性、反內捲(反對惡性低價競爭)和促消費等政策卻支撐市場敘事。
蓮華資管首席投資官洪灝也認為,今年以來,銀行系統新增超過5兆元的存款,預示著市場流動性很好;另外,由於債券市場表現令人失望,資金將持續從固定收益市場轉向股市。
根據財經媒體「六里投資報」,洪灝近日在一場對談中表示,當前陸股上漲態勢很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因為散戶的資金還沒有大規模進來,現在主要是機構資金。
但他認為,市場目前仍然缺乏基本面支撐,要讓漲勢持續得更久,需要看到一些政策支持。「市場是在押注當局會像去年9月那樣,出台某種刺激政策來維持漲勢。」
他認為目前當局的考量是,因為房地產市場太糟糕了,需要某種資產價格上漲來提振消費。到9、10月份左右,應該會在政策層面看到更多細節。(編輯:張淑伶)1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