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掌握川普關稅最新稅率 美日15%讓亞洲各國面臨龐大跟進壓力
美國與日本達成的新貿易協議,將汽車及其他商品關稅降至15%,避免了全球經濟面臨更嚴重衝擊,並可能成為其他國家與美國談判協議的基準。雖然15%關稅仍偏高,但比起不確定性帶來的波動,經濟學家認為全球仍能承受15%關稅。不過,美日協議也對其他亞洲主要出口國帶來壓力,促使他們爭取與美國談成更好協議。
路透社報導,經濟學家表示,日本與美國新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成為華府目前正在談判、與其他國家的多項其他協議的基準,而全球經濟大致上可以承受15%的關稅水準。
日本與美國達成的新協議,將汽車進口關稅從原本的27.5%大幅降至15%,原訂8月1日對其他日本商品即將生效的關稅,也將從25%降至15%。這項協議包括日本對美國的投資及貸款承諾,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至今談成的多項協議中,最具分量的1項。此舉也對中國和歐盟形成壓力,因為兩者都面臨8月1日的關鍵談判期限。
部分經濟學家指出,雖然15%的關稅依然偏高,但相較於不確定性帶來的劇烈波動,讓企業無法安心規劃投資,這樣的水準仍屬可控範圍,破壞性也相對較小。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庫馬(Mohit Kumar)表示,2024年美國平均關稅約為2.5%,但目前全球平均關稅水準已升至約17%,這是自川普4月2日宣布所謂「解放日」以來關稅普遍上升的結果。他指出,團隊預測當局勢穩定後,全球平均關稅大致會維持在15%左右,雖然近期的協議顯示實際數字可能略高一些。
庫馬說:「從總體經濟來看,這確實是負面影響,但全球經濟大致仍能承受15%上下的關稅水準。」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最新稅率。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策略師瑞德(Jim Reid)則表示,美日達成的新貿易協議帶來相對正面的訊息,有助於舒緩投資人對8月1日關稅可能再度大幅調升的擔憂。
不過他提醒,對歐盟等大型經濟體而言,更高關稅的威脅仍未解除,包括對歐盟可能徵收30%、對加拿大35%,以及對巴西50%的關稅。瑞德說:「依過去經驗,通常要等到最後期限前幾小時,才會知道真正結果。」
歐盟27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可能是下1個面臨壓力的對象。川普已表示將於8月1日前對歐盟徵收30%關稅,引發歐盟揚言報復。這麼高的關稅恐重創仰賴貿易的歐盟,還可能摧毀大量的跨大西洋貿易往來。歐盟原本希望能談到約10%的關稅水準,但現在已接受可能會高出幾個百分點的現實。
同時,中國也面臨沉重壓力,若未能在8月12日限期前,與美國達成協議或延長談判,雙方關稅可能回升至美方145%、中方125%的高點。
荷蘭國際集團(ING)指出,美日協議也將對其他亞洲主要出口國帶來壓力,促使他們爭取與美國談成更好的協議。ING表示:「我們已經看到菲律賓和印尼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預計在8月1日之前,還會有更多亞洲出口國達成協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