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會服役?中國官媒公開「福建號」航空母艦電磁彈射測試畫面,新艦載機殲15T登場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旗下軍事頻道日前釋出,名為《攻堅——矢志強軍向一流》的紀錄片預告,影片中除了介紹解放軍發展歷程,同時也曝光眾多新式裝備,但最引起外界好奇的,絕對是正在進行海試的最新航空母艦「福建號」。
引述《環球時報》報導,在央視的預告片中,不只透過空拍畫面,讓觀眾看到福建艦全貌,其中還夾帶短短數秒片段,展示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功能,以及福建號搭載新款殲15T戰機(J-15T)。雖然預告片並未釋出使用電磁彈射的過程,只以一個空中剪影,顯示福建艦和遼寧、山東二艦的不同,但中國軍事專家仍認為,這些畫面標誌福建艦已邁出重要一大步。
Official Chinese media on Wednesday released footage of carrier-aircraft integration tests between China's electromagnetic catapults-equipped aircraft carrier#Fujian and the#J-15T shipborne fighter jet. An expert said the tests marked a major milestone ahead of the upcoming…pic.twitter.com/rT5W0inW2O
— Global Times (@globaltimesnews)July 30, 2025
這支由央視拍攝的紀錄片,主要是為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週年。在首支預告片中,曝光大量解放軍最新武器裝備,包含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東風-17(DF-17)高超音速飛彈、機器狗與無人機等。
前文提及的艦載機起飛剪影,是指影片中當聽到福建艦下達指令,「2號位置,起飛準備就緒!」後續畫面並未直接播出飛機實際彈射起飛,而給了一個投射在飛行甲板上的戰機影子,顯示殲15T已經起飛,讓觀眾知道這一艘最新的航空母艦,和前兩艘採用滑跳起飛甲板的山東、遼寧艦大不同。
軍事專家傅前哨(Fu Qianshao)受訪時表示,這項測試象徵福建號、已完成艦機整合測試關鍵階段,包含電磁彈射與著艦攔阻系統的實際表現,雖然這類技術,早先已在陸上測試平台驗證完成,但在實際海上航行狀態下進行測試,才更真實。
而且,考量到航空母艦上不只搭載一種軍機,除了常駐艦載機殲15T之外,還會有預警機、輕型教練機等各式飛機,都需要進行多項測試和確認程序,才能真正進駐到航艦甲板。而福建號搭載的電磁彈射與攔阻系統,具備自動調節能力,能根據不同機型的重量調整適應,讓艦隊能有更多元化的軍機編制。
由上海江南造船負責製造的福建號航空母艦,是中國解放軍第三艘航艦,也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二艘航空母艦。除了前文提及的電磁彈射系統,福建艦的飛行甲板也不同過往,改使用直通甲板設計。
目前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艦滿載排水量為8萬噸,艦身全長約316公尺,最高航行速度可達31節。艦上防身武裝包含4套紅旗-10艦對空飛彈系統、4座1130型近防砲。整個甲板上至多能同時搭載60架軍機,而主要艦載機殲15T,至多可進駐40架。其餘機型則分別包含直升機、預警機和電子作戰機。
與前兩艘稍有不同之處,殲15T戰機是依據福建艦的彈射系統進行改良,採用新的複合材料和新塗層以減輕機身重量,同時換裝推力更大的渦扇-10發動機。至今另一款殲35戰機,雖然各種傳聞風聲不斷,但迄今為止在官方的影片或影像中,都沒有看到殲35和福建艦「同框」的身影。(推薦閱讀)啟用至今已40年!俄羅斯唯一航空母艦不想修了,高層爆料考慮報廢或出售
福建艦2022年下水、2024年開始啟動海試,根據陸媒說法,按照目前測試進度推估,預計將在今年(2025)內正式編列服役。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