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7月29日10:30 • 發布於 07月29日10:30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繼颱風過後,最近全台持續受西南氣流影響,許多縣市出現連日大雨及豪雨,也讓類鼻疽等傳染病「蠢蠢欲動」。颱風豪雨過後該注意什麼,才能避免傳染病找上門?

近期類鼻疽疫情在丹娜絲颱風過後呈升溫趨勢。根據疾管署統計,在丹娜絲颱風過後,累計新增10例本土類鼻疽感染病例,全台目前累計32例,創歷年新高,其中已有2例患者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對此表示,近期許多地區出現淹水或積水災情,若民眾在1個月後出現發燒或傷口感染,應盡速就醫。

類鼻疽累計32例創歷年最高,颱風豪雨過後4疾病要注意

近期全台多地區因西南氣流影響出現強降雨,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也警告,可能增加4類傳染病風險,包括類鼻疽、登革熱、鉤端螺旋體病和腸道傳染病

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4例類鼻疽確診個案,集中於南部地區。其中高雄有3例,台南則有1例,患者皆為50~80多歲男性。

羅一鈞表示,台南首例感染類鼻疽患者為一名6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病史,在颱風前風雨不大時於住家周圍巡視,並未接觸任何污水與污泥,卻連續發燒5天,且出現胸悶症狀,送醫後血液培養出類鼻疽桿菌,研判應為吸入性感染。

患者曾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目前病情已經好轉轉至普通病房觀察。類鼻疽主要經皮膚傷口、吸入或以口攝入遭污染的水或塵土感染,一般不會人傳人。症狀多為發燒、頭痛、傷口潰瘍腫痛、胸痛、淋巴腫大等。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病、癌症等免疫功能受損者為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死亡率可高達40~75%。

西南氣流挾帶強降雨,如何避免雨後傳染病找上門?

邱泰源說明,近期大量降雨導致許多地區出現積水或淹水災情,民眾在後續清掃時,很有可能因接觸污水、污泥或因積水滋生的病媒蚊,導致罹患類鼻疽等傳染病。呼籲在打掃時必須落實清掃防疫3步驟,降低罹患相關疾病風險:

1.裝備要齊全

清理環境時須做好自我防護,例如穿著長靴、手套及圍裙等,勿直接接觸污水或污泥,也應避免在受污染的水中行走或游泳。

2.飲食要注意

進行環境消毒時,也須持續注意飲食衛生,食物飲水應煮熟煮沸,避免不乾淨的飲食或食用變質食品導致腸胃炎。若廚具或餐具遭污染,應以加熱煮沸,或以10公升清水兑40毫升漂白水消毒,以清水沖洗後再使用。

3.清除滋生源

雖然全台目前尚無本土登革熱病例,但為避免登革熱病媒蚊滋生,民眾於雨後應主動巡檢居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4步驟,徹底清除滋生源。

大雨過後清掃家園,疾管署提出「3要」建議,避免清掃過程中意外感染疾病。圖片來源 / 疾管署

延伸閱讀:

有致死風險!類鼻疽是什麼?類鼻疽會人傳人?類鼻疽症狀、治療一次看

當醫生只會開藥!明斯兄妹如何以《Good Energy》掀起美國健康改革風暴?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