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子宮內膜癌,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正常就不用擔心?BMI超過這數字,罹患機率大增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7月09日07:05 • 發布於 07月09日07:03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由於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出血,若能及早察覺並接受治療,存活率相對較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朋友,平時應關注身體變化,把握治療時機,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子宮內膜癌

異常出血是重要警訊,破除常見迷思

子宮內膜癌的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為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或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有些女性也可能出現疲倦、貧血或下腹悶痛等不適,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異常的警訊,不可掉以輕心。然而,部分女性因對疾病認知不足,可能輕忽或誤解這些警訊。以下為常見的迷思與澄清:

迷思1:子宮內膜癌只發生在停經後婦女

澄清:雖然子宮內膜癌好發於停經前後的女性,特別是50-60歲,但年輕女性也可能罹患,尤其許多女性在初經或停經前後,月經不規則被視為正常,而容易忽略異常出血,延誤就醫。

子宮內膜癌

迷思2:沒有性行為或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正常,就不會得子宮內膜癌

澄清:子宮內膜癌與性行為無直接關聯,無性經驗者也可能罹癌。而子宮頸抹片主要是藉由刮取子宮頸細胞觀察可疑的病理變化,僅少數(10%)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惡性細胞從內膜剝落至子宮頸,並隨子宮頸抹片檢查時被發現。故抹片結果正常但有異常症狀者,仍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懷孕發現子宮肌瘤怎麼辦?會影響生產嗎?

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子宮內膜癌常見危險因子包括肥胖、長期月經異常、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糖尿病、婦癌家族史,以及曾長期使用含雌激素的藥物等,國外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癌患者中,肥胖比例為50-70%。隨著臺灣生活型態日益西化,肥胖人口逐年上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也呈現持續攀升的趨勢。

根據國內研究進一步發現,我國肥胖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女性的2倍,顯示控制體重對於預防子宮內膜癌具有重要意義。

子宮內膜癌

體重管理護健康

目前雖然尚無國際公認合適的子宮內膜癌篩檢工具,但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20–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配合健康飲食與體重控制,則可進一步降低相關癌症風險。

提醒女性朋友,若發現身體出現異常出血或其他不尋常症狀時,務必及早就醫,由專業醫師協助診斷與處置,並將健康行動融入日常,為自己累積長期的健康基礎,降低罹病風險,及早行動掌握健康主動權,擁抱更精采的人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以為是難懷孕,竟是子宮內膜癌初期!醫提醒:長期月經不規則恐是癌症徵兆,6類高風險族群應警覺

多囊性卵巢症狀有這些!會好嗎?看什麼科?一文看飲食與治療方法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忠義路中段現為開發前文資調查非挖掘古物考古工作

勁報

U12世界盃首敗!日本外山泰基兩分砲 中華隊2:7輸球

TVBS

怪颱竹節草復活!日本氣象廳再升級成輕颱

自由電子報

怪颱復活!「竹節草」整隊重生 北部慎防大雨

民視新聞網

快訊/竹節草颱風再度生成 日本氣象廳示警:西南風疊加恐釀豪雨

三立新聞網

東帝士金銀座「商場」成爛尾樓! 管委會收爛攤還被提告鬧場

EBC 東森新聞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快訊/「竹節草」捲土重來?日氣象廳:強度再達颱風等級

EBC 東森新聞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淹水!宜蘭頭城大雨「像用倒的」 北宜公路落石漏夜清除

自由電子報

週一全台有雨!中南部降雨更長更廣

自由電子報

大雨隧道漏水斷電! 南迴鐵路"瀧溪-大武"一度中斷 晚間搶修通車

民視新聞網

晚5年購屋 台南虧5.7坪最多

中華日報

施壓再+1! 東京國際合唱大賽 中國要求撤下我國國旗

民視新聞網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歡慶父親節 警宣導守護長者

中華日報

台文館與府城隍廟跨界合作

中華日報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勞局職安輔導員職前訓練

中華日報

災損補助 安南公所單一窗口受理

中華日報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南大攜手五國小打造學習基地

中華日報

水道主題日 向爸爸表心意

中華日報

做工行善團為風災戶築希望

中華日報

失業者職訓為新住民開新課

中華日報

有線電視斷訊 南天提補償措施

中華日報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大罷免完封!白沙屯媽籤詩似早已預告 網重讀驚呼:神準

太報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台灣體操新星 世大運1銀1銅 陳瑞安牌牌讚

中華日報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

中市原民影片徵選 頒獎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