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災後重建啟動 AI.機器人.再生木材助復家園
2025年初,美國加州野火焚毀超過5600公頃土地,1萬3千多戶家庭受創。時隔數月後,災區重建全面展開,移動機器人工廠利用人工智慧快速組裝房屋牆板,洛杉磯郊區老樹也被加工成建材支援重建。另一方面,英國智慧工廠與金屬工廠運用機器人與AI自動組裝木製房屋部件、精密切削金屬零件,提升產能、縮短供應鏈,展示科技如何改變住宅與工業生產。
2025年初,美國加州爆發近代最具破壞性的一場野火,烈焰席捲超過5600公頃土地,短短幾天就讓1萬3千多戶民宅化為灰燼。如今,在這片焦黑大地上,重建的工程已經展開。
建築自動化創辦人 約基奇:「我們現在在太平洋斷崖,啟動了第一家移動機器人工廠,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低成本地建造房屋。」
為了加速重建,一座移動機器人工廠在災區建立,負責預製房屋牆板並搬運至地基,逐步形成房屋框架。人工智慧同時分析建築規範,確保每個設計方案都可實施且安全,使重建速度比傳統方式快10倍,成本降低8成,也讓居民更快回到家園。
建築自動化創辦人 約基奇:「我們知道自己必須在這裡,幫助這些家庭實現他們的夢想,幫這些人回到自己的家園。」
重建現場的新技術帶來希望,同時,災區另一頭,也有一群人在努力延續家的溫度。洛杉磯郊區,曾被火焰吞噬的老樹,回收後送到鋸木場,經仔細加工後重新成為建材。這些材料預計將以優惠價格提供給當地居民,繼續支撐社區建設,也讓歷經火劫的故事得以保留、延續。
社區木材再生計畫創辦人 佩瑞:「這整片,這一整排,都是在災後復原期間,從艾塔迪那移除的樹木,我們會將這些木材加工成木料,再回到艾塔迪那,用於重建。」
在災區的鋸木場,老樹被加工成建材支援重建,而在英國的智慧工廠,機器手臂則自動組裝木材模組,同樣用於建造房屋。從牆面、地板到屋頂,每個結構單元精準完成。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結合,使建造更快速、環保,同時保有建築與生活的溫度。
唐納森木材系統公司執行長 古德費洛:「在自動化與機器人操作下,製作我們眼前這些牆板與地板板材,大約只需三分之一的時間。人力沒有增加,但時間縮短到三分之一,可見效率是大幅提升的。」
工廠中,木構建材透過雷射與機器人加工成預製部件,送往施工現場即可快速組裝。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生產縮短建造時間,降低對熟練人力的依賴,讓新一代技術人員能更快掌握操作,解決建築業技能缺口與環境目標的挑戰。
結構木材協會執行長 奧里斯:「目前這個產業還有大量潛在產能。只要投入適當的資源,我們的成員每年就能生產十萬棟木造框架房屋,這大約相當於總需求量的三成。」
自動化與精準施工理念,也出現在金屬加工領域。倫敦郊區的金屬工廠利用人工智慧軟體控制切削機台,將原本需數小時的手動操作縮短至不到一小時。軟體可自動指導機器加工複雜零件,精度高,並可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其他工業領域,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CLOUDNC聯合創辦人 塞維爾:「一般來說可節省約八成時間,而且隨著技術年年推進,時間差還會進一步縮小。」
金屬工廠中,設計師透過電腦輸入零件規格,即可透過人工智慧指導機器完成精密加工。不僅解決技術人力不足的問題,也促進本地製造回流,縮短供應鏈距離,展現人工智慧如何提升產能、改變產業運作,為未來工業生產帶來新的可能。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