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甩掉萬年脂肪!「超慢跑」3大祕訣,不傷膝蓋燃脂效率更高

健康2.0

更新於 08月28日08:05 • 發布於 08月27日16:00

想要健康瘦身,除了飲食控制,有效的運動更是關鍵,不過很多人跑步跑到腰酸背痛、踝關節受傷,最後只好放棄。體適能教練陳少偉教大家近期風靡的「超慢跑」,只要掌握3個重點,就能輕鬆、安全地燃脂,再搭配2招居家徒手訓練,更能消除頑固脂肪、提升基礎,瘦得健康又不復胖!

不傷腰、不傷膝! 「超慢跑」3大祕訣學起來

陳少偉指出,跑步時的腰酸、膝蓋痛,多半是姿勢不良造成的。只要掌握以下三個祕訣,在家中也能輕鬆執行超慢跑,享受運動的好處。

  • 抬頭挺胸,脊椎中立:
    跑步時最重要的就是「抬頭挺胸」,想像頭頂有一條線將你往上提,並稍微收下巴。駝背運動對腰椎造成極大的壓力,正確的姿勢才能跑得長久。

  • 雙手叉腰,穩定核心:
    雙手叉腰,從原地踏步開始。重點是骨盆要保持穩定、不能左搖右晃。很多人會不自覺扭動臀部,代表你的核心不穩定,反而會增加腰部負擔。

  • 新手腳不離地,熟練再交換跑:
    沒有運動經驗的初學者,可以先從「腳不離地」的踏步開始,減少對腰椎和踝關節的衝擊。等身體熱開、站立5至10分鐘後,再開始用腳尖、腳跟交替的方式輕鬆跑起來。

看更多:最完整超慢跑祕笈!飯後可以跑?足底筋膜炎能跑?超慢跑QA一次看

消除萬年脂肪!超慢跑後必做2招不復胖

超慢跑結束後,下半身已經充分運動,接下來千萬別停下來!陳少偉強調,上半身的胸肌與核心肌群也要跟著訓練。只要多做2招,燃脂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招:徒手俯臥撐地

這個動作能有效訓練核心。採用四腳跪姿,收緊小腹,慢慢舉起一隻手去摸對側的肩膀。過程中,身體和臀部絕對不能晃動,才能真正鍛鍊到核心。進階者可以將膝蓋往後退,增加難度。左右各做5下,共10下。

第二招:跪姿伏地挺身

練出漂亮的胸肌線條,就靠這招。從四腳跪姿開始,手往前一步,屁股往下,感覺核心肌群出力,穩定之後再把手打開,讓胸口去找手跟手的連線。將胸口靠近地面,記住「下去慢、起來快」,感受胸大肌的拉伸,才能達到最好的刺激效果。

增加肌肉量和代謝率不復胖

想要讓燃脂效果持續,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是關鍵!陳少偉教大家利用一條彈力帶,就能做到全身性的阻力訓練,讓你在休息時也能持續燃燒熱量。

  • 第一招:弓箭步轉體
    這個動作能活動脊椎、訓練側腹肌與肩膀。將彈力帶一端踩在左腳下,右手抓住另一端。呈弓箭步下蹲,起身時利用腿部力量帶動身體,順勢將右手往斜上方旋轉拉開。

  • 第二招:俯身Y字拉
    此動作能一次鍛鍊到背部、臀部及大腿後側。雙腳踩穩彈力帶,身體像做硬舉一樣,將臀部往後推、背部打直。接著用背部的力量,將雙手往斜上方拉成Y字,感受肩胛骨收緊。

  • 第三招:深蹲火箭推
    這是一個全身性的高效燃脂動作。雙腳踩著彈力帶,將彈力帶兩端拉至肩膀高度。接著做一個標準的深蹲,起身時瞬間發力,將雙手往上推直。記得全程收緊肚子,避免腰痠。

看更多:3分鐘舒緩腰痠祕訣!2招放鬆髖關節 必學彈力帶舒緩操

想學隋棠練翹臀?啟動髖關節精準鍛鍊下半身

女星隋棠靠著深蹲、臀橋等動作,即使增重,身材曲線更好。陳少偉表示,這些動作的共通點都以「髖關節」主導發力,這才是訓練臀腿肌群、不傷膝蓋的關鍵!只要學會用髖關節,就能解鎖更多的下肢訓練。

祕訣一:深蹲要「髖部先走」

做深蹲時,要「髖關節先啟動」,膝蓋再彎曲。如果膝蓋先往前,壓力就會全部集中在膝蓋上。

祕訣二:挑戰保加利亞蹲

這是號稱「全世界最有效」的練臀部動作。將後腳墊高在椅子上,前腳進行單腳深蹲,後腳膝蓋往下翻。這個動作非常累,但能深度刺激臀部肌肉群,練出迷人的翹臀。

祕訣三:壺鈴擺盪燃脂超有感

在家裡可以用水瓶或牛奶罐代替。這個動作是利用「臀部關節」擺動的力量,將重物往前甩。記得背部要打直,靠臀部的力量往前送,你會感覺全身都在燃脂,做10下就開始喘了!

看更多:比超慢跑更好!一邊跑一邊動腦 防大腦退化不失智

◎ 諮詢專家/體適能教練陳少偉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