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降噪耳機吃掉了你的聽力!醫警告:長時配戴恐影響聽力 籲遵守60/60原則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28日04: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使用耳機應遵守60/60原則,單次使用耳機60分鐘就休息10到15分鐘,讓耳朵重新接觸自然環境聲,也可選擇「通透模式」而非全降噪,保留部分環境音讓耳朵不至於完全隔絕。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28歲阿信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拼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指出,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降噪耳機引發聽覺補償作用 對聽力的傷害加倍

田輝勣醫師表示,降噪耳機會偵測環境噪音並製造反向聲波來抵銷,雖然可以製造出真空式安靜,但耳朵內部其實一直在接受抵銷後的訊號,內耳毛細胞和聽覺神經必須持續調整壓力與敏感度來維持平衡,就像肌肉一直維持緊繃狀態,時間久了會疲勞甚至受傷。

此外,長時間在極度安靜環境中,大腦的聽覺中樞會把微小聲音放大,以維持對環境的感知能力,而當耳機一拿下,反而會覺得周圍聲音太大、難以適應,可能會有耳鳴、頭暈或覺得環境變得刺耳的不適感。

降噪又聽音樂 比純聽音樂更傷聽力

田輝勣醫師也提醒,如果在高噪音環境同時開啟降噪又聽音樂,為了抵抗被降噪吸走的低頻,耳機會自動提高音量或增強某些頻段,長期下來對聽力的傷害比單純聽大聲音樂還高,對於超長使用時間、對聲音敏感或容易頭暈、已有耳疾(如中耳炎、梅尼爾氏症、聽力損傷)等高風險族群,都容易讓症狀惡化。

聽力治療藥物+聽力復健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田輝勣醫師指出,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調整血流或減壓,若是神經過度敏感,會搭配聽力復健與聲音治療,透過環境音重新訓練大腦;若伴隨焦慮或睡眠問題,甚至需要心理或行為治療介入。早期治療往往恢復快、效果好,但拖延過久,聽力細胞一旦受損就無法再生。

使用耳機遵守60/60原則 出現三症狀就應立即就醫

田輝勣醫師呼籲,使用耳機應遵守60/60原則,單次使用耳機60分鐘就休息10到15分鐘,讓耳朵重新接觸自然環境聲,也可選擇「通透模式」而非全降噪,保留部分環境音讓耳朵不至於完全隔絕。另外音量維持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避免在極度安靜下聽大聲音樂。萬一真的出現「耳鳴持續超過三天」、「頭暈合併走路不穩」、「突然聽不清楚別人說話」,就應該立即就醫,保護重要的聽力。

【延伸閱讀】

降噪耳機戴太久 恐致「聽覺處理障礙」!英專家籲開啟1模式可改善

降噪耳機能保護耳朵?醫曝仍有聽損風險 耳機使用別超過「這時間」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