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鈞正式接任疾管署署長 特別感謝從花蓮北上來的父母在疫情期間默默支持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交接典禮於今(9)日上午舉行,政學界與醫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新舊領導人的交棒時刻。
典禮中,新任署長羅一鈞發表上任感言,前署長莊人祥回顧任內點滴,前署長郭旭崧則以過來人身分期許新團隊再創高峰,而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張上淳則以醫界長者、羅一鈞老師的身份,給予高度肯定與祝福。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於前後任署長交接典禮上表示,感謝前署長莊人祥及新署長羅一鈞在疫情期間的辛勞與貢獻。他強調莊人祥次長自112年起推動國家級防疫中心成立、跨部會防疫整合與疫苗政策創新,並以大數據支援決策。
石崇良也提到,羅一鈞自97年投入疾病管制局,接受疾管署(CDC)專業防疫訓練,COVID疫情期間擔任醫療指揮副組長,擔任政府重要發言人,他期許羅一鈞在未來帶領全國防疫、中央與地方協調更順暢,面對各項挑戰。
羅一鈞:承擔新任務,擴展台灣防疫能量
羅一鈞致詞時,首先感謝長官、同仁與家人的支持。他回顧自己自年輕醫師起便投身傳染病防治,經歷SARS、H1N1、COVID-19等重大疫情,一路走來深知防疫工作的艱辛與責任,能在今日接任署長重任,既是榮譽更是使命。
羅一鈞指出,台灣在過去幾年疫情挑戰中,展現出團隊合作與專業應變的能量,這是疾管署最寶貴的資產。他強調,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國內傳染病防治體系,確保面對未知疫情時能快速反應、有效應對,也將推動跨部會合作,建立完整防疫網絡。
除了守護台灣,他也提出國際視野。他表示,美國CDC及部分國際公共衛生機構在疫情中受政治影響而動盪,而過去累積的抗疫經驗讓台灣有機會在亞太區乃至全球發揮更大影響力。羅一鈞期許,未來能將台灣防疫經驗分享給更多國家,展現台灣專業與韌性。
羅一鈞也特別感謝從花蓮北上來參加典禮的父母,感念他們在疫情期間默默支持。特別是疫情期間家務難以兼顧,父親特地買洗烘衣機的小故事,顯示家人背後的付出。他強調所有防疫人員能夠堅持3年疫情,是因為家人支持,盼社會給予防疫團隊與家人更多溫暖。
張上淳:羅一鈞不張揚卻專業深厚,面對疫情具警覺性與分析力
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張上淳,以醫界長者身份,為羅一鈞祝福。他肯定莊人祥的努力與耐心,強調在疫情期間,莊以穩健、沉著的態度回應媒體與民眾,減少社會恐慌與困擾,功不可沒。
談到羅一鈞,張上淳回顧早年便看出其聰明與敏捷,並曾推薦他投入防疫醫師行列。他指出,羅一鈞不張揚卻專業深厚,面對疫情具警覺性與分析力,且表達清晰,無論是副組長或發言人職務,皆展現優異能力。張上淳最後表示,有羅一鈞在,疾管署工作將更穩健,國人健康更有保障,也祝現場來賓身體健康。
莊人祥回顧防疫歲月、郭旭崧期許羅一鈞承先啟後
甫卸任疾管署長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回顧自己在署長任內的心路歷程,他坦言,面對疫情挑戰往往突如其來,但疾管署團隊的專業與默契,屢屢化險為夷,特別感謝所有同仁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付出,無論是監測、調查、宣導或國際協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莊人祥表示,羅一鈞在過去多年已展現過人的專業與判斷力,無論面對媒體、指揮會議或科學分析,都游刃有餘,相信在羅的領導下,疾管署能更上一層樓。
曾擔任疾管署署長的郭旭崧也到場致詞,他表示,CDC在國內外建立了良好聲譽,多年來經歷各種挑戰,使疾管署成為國家重要防疫支柱。
郭旭崧提到,他自2016年3月退休後,一直期待有人能突破自己7年9個月的任期紀錄,因為防疫需要穩定的領導中心。他笑言,本以為周志浩次長、莊人祥署長都有機會,但最終都因高升離開署長職務,如今羅一鈞願意承諾長期耕耘,甚至喊出「17年」的決心,讓他倍感欣慰。
他提醒,疫情一定會再來,但只要有經驗、有制度,就能有效控制。郭旭崧強調,台灣不僅要把防疫做好,更要在國際間發揮影響力,成為亞太區甚至全球的榜樣。他語重心長地說,「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期望未來為年輕專業人才開拓更多舞台,讓他們在國際防疫領域發光。
江祖平事件疑涉管制藥品石崇良:嚴查嚴處
對於藝人江祖平疑遭侵犯且事件疑涉管制藥品,石崇良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力挺被害者,近期涉及反制藥品的事件,政府將嚴格調查並全力支持被害者。石崇良指出,已依《反制藥品管理條例》由地方衛生局了解藥品種類與取得方式,若現行管理制度有漏洞,將嚴查嚴處、盡快補強。
對於社家署與社會保險相關人事安排,石崇良則表示將快速完成適當人員就位,確保政策推動順利,配合內閣2.0加速施行各項計畫。
關於健康台灣委員會建議企業研發無糖手搖飲,石崇良也表達支持。他表示,立法院已通過對無糖包裝飲料賦稅減免政策,鼓勵企業推出市售選項,目前市售手搖飲提供少糖、無糖及全糖等多種選擇,政府將建立少糖少鹽標準,並配合衛生教育活動,幫助國人逐步調整飲食習慣。
針對醫院工會薪資議題,石崇良說明,原本計畫下週舉行的會議因APEC部長級會議而延後至10月份,將與各團體確認出席時間,並於討論結果完成後向大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