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偏頭痛常見4證型。中醫推花茶、穴位按摩,對證治療助改善!

今健康

發布於 03月26日19:13

偏頭痛日常相當常見,它並非「偏向某邊的頭痛症狀」,而是一個疾病的診斷名稱,在醫學中也有細分的分類。而從中醫角度來看,偏頭痛也有證型之分,改善方式也有所不同。雲品中醫診所黃懷儒中醫師指出常見證型及特徵,並提供日常保養方式幫助改善。

偏頭痛是疾病,不是症狀。
可分4大類型,盡早治療!

黃懷儒中醫師表示,從現代醫學來看,常見的偏頭痛大致可分為先兆型偏頭痛、無先兆型偏頭痛、慢性偏頭痛、眼型偏頭痛,各有其特徵、相關症狀。

.先兆型偏頭痛:
頭痛之前會有些前兆,如視覺、感覺、語言等障礙,包括閃光、手麻腳麻、視野缺損等,約5-60分鐘後進入頭痛期。

.無先兆型偏頭痛:
在出現頭痛之前沒有明顯的前兆,頭痛大多為搏動性,通常會持續4-72小時不等。

.慢性偏頭痛:
每個月有至少15天的頭痛,且超過3個月。

.眼型偏頭痛:
會伴隨短暫的視力異常,例如黑影或閃光。

偏頭痛別光吃止痛藥:
許多民眾偏頭痛出現時,會以止痛藥減緩症狀,並未就醫治療,但偏頭痛是個疾病而非僅是個頭痛症狀,只吃止痛藥治標不治本。提醒不論是出現哪一種偏頭痛,都應盡早檢查並穩定治療,以利改善病況、維持生活品質。

#黃懷儒 #雲品中醫 #偏頭痛 #頭痛 #中醫 #穴位

中醫看偏頭痛可分4證型,
對證治療、保養,控制病情!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黃懷儒中醫師表示偏頭痛屬於「頭痛」、「頭風」範疇,與肝、脾、腎失調有關。中醫可分成4大證型,症狀各有不同,也可能會有不止一種的證型。盡早檢查治療,並可依自己的證型對應的茶飲進行日常保養。

.肝陽上亢:情緒較高、壓力較大
這樣的偏頭痛通常劇烈、脹痛、跳痛,而且伴隨情緒急躁、易怒,也常會眼睛乾澀、口苦。也常見於熬夜的人身上。推薦可喝「菊明子茶」,準備10克菊花、5克決明子,以300毫升的熱水悶裝於保溫瓶15分鐘即可飲用。

.氣血不足:過度勞累、飲食不良
這類型的偏頭痛較多是隱隱作痛,休息之後通常能有所減緩,患者也常會伴隨臉色蒼白、倦怠餘力、頭暈目眩等,也常見於熬夜的人身上。建議可喝「棗枸茶」,準備5顆紅棗、15克枸杞,以300毫升的熱水悶裝於保溫瓶15分鐘即可飲用。

.瘀血阻絡:久病不癒、氣血不暢
此類型的偏頭痛通常會固定出現在某一側,痛感多以刺痛、脹痛呈現,而且常會在夜間加重。除了久病不癒外,也可能是有頭部外傷,或有長期偏頭痛病史。推薦可喝「紅丹茶」,可準備3克紅花、15克丹參,以300毫升的熱水悶裝於保溫瓶15分鐘即可飲用。

.痰濕內阻:飲食油膩、久坐不動
這類的偏頭痛患者濕氣較重,常會感覺到頭重腳輕、噁心想吐,也可能出現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情況。建議可喝「陳仁茶」,可準備5克陳皮、20克薏仁、3克生薑,以300毫升的熱水悶裝於保溫瓶15分鐘即可飲用。

#黃懷儒 #雲品中醫 #偏頭痛 #頭痛 #中醫 #穴位

老是偏頭痛?4穴位記起來!
有事沒事多按摩有助改善。

黃懷儒中醫師也推薦幾個穴位,能廣泛運用於各種類型的偏頭痛,除了飲用上述茶飲外,日常也可多嘗試按摩,包括太陽穴、合谷穴、風池穴、攢竹穴。

.太陽穴:
位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指寬的凹陷處。

.合谷穴:
位在手背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之間。

.風池穴:
位在後腦勺下方,頸部兩側旁的凹陷處。

.攢竹穴:
位在眉頭靠近眼窩的轉角凹陷處。

#黃懷儒 #雲品中醫 #偏頭痛 #頭痛 #中醫 #穴位

盡早治療,也養成日常好習慣:
黃懷儒中醫師表示,不論是花茶、穴位皆有利改善偏頭痛的情況,但還是要就醫檢查治療。以中醫來看可根據各種不同的症狀、體質、證型,提供對應適合的治療方式。也建議患者日常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養成運動習慣、適度紓壓,也控制飲食,避免高油鹽糖的食物、酒精等,如此更有利改善並控制偏頭痛病情。

《延伸閱讀》

.偏頭痛吃藥更痛?掌握「54321」口訣速至神經內科就醫

.突然劇烈頭痛趕快檢查腦!顱內動脈瘤破裂1/3會當場死亡。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