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下跌】未來3至4年私宅供應較紀錄高位累跌10% 至11季最低水平
房屋局公布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資料,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於今年第二季合共錄101,000個單位,按季減少4,000個,不僅連跌5季,更創下11季(近3年)新低;與去年第一季紀錄高位112,000個相比,已累積減少約11,000伙,跌幅達9.8%(見圖)。
圖: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本季一手供應數字回落主要有2大原因:首先,賣地減少,發展商吸納土地跟隨減少,熟地因此而有所回落;其次,發展商積極銷售新盤及貨尾,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今年(截至7月24日)全港一手住宅成交量錄10,754宗,創6年同期新高,可見新盤銷情相當暢旺。在「入少出多」之下,令一手供應逐步減少。相信發展商持續積極去貨,預期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將進一步下跌,並有望跌穿10萬伙水平。
上述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涉及的3項數據,包括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建築中未售出單位數目、已落成未售出單位數目(現樓貨尾)均按季全面下跌,當中熟地單位數目減幅最大,第二季錄10,000個,按季減少2,000個(減約16.7%);建築中未售出單位數目於第二季錄64,000個,按季亦減少1,000個(減約1.5%),並與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同樣創11季新低;至於備受市場關注的現樓貨尾亦見頂回落,第二季錄27,000個,按季亦減少1,000個(減約3.6%)(見表)。值得留意,雖然第二季落成量仍達4,600個,但發展商積極去庫存,令到現樓貨尾按季回落。預期發展商持續積極去貨,料現樓貨尾有望進一步下降。
整體一手供應已經連跌5季,若與2024年第一季一手供應紀錄高位相比,熟地跌幅最大,由當時19,000個大幅減少至上季10,000個,跌幅高達47.4%;建築中未售單位亦較當時減少約11.1%;反觀,現樓貨尾則由去年第一季21,000個,上升約28.6%至上季27,000個(見表)。
影響樓市的2大因素:按揭息率與供應正逐步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影響樓市的2大因素:按揭息率與供應均正逐步改善。息率方面,美國自去年9月踏入減息周期,本港按揭息率亦跟隨下調,而近期銀行同業拆息更顯著下跌,帶動樓市氣氛向好,而市場亦普遍預期美國年內將進一步減息,對本港樓市帶來正面支持;供應方面,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已由高位逐步回落。這2大因素的改善,均利好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