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宇健筆|商業物業市場難見曙光|Ken Lui
早前網上有人打比喻指,投資住宅只是小學生,投資寫字樓、工廈才是大學生,碩士、博士就投資街舖,的而且確,在香港投資商業物業的確比投資住宅高難度,看近來不止一位博士連環劈價出貨已知有多難。隨著英皇國際(0163)早前宣告「爆煲」,幾百億元的投資物業排隊等賣,我相信,與英皇國際境況相近的發展商肯定不少,商業物業的跳樓貨只會有增無減,實在難以看到曙光。
必須承認,只是中學畢業的我只喜歡投資住宅市場,理由很簡單,香港的住宅數量遠遠都不能滿足到家庭數量,只要樓盤肯減價,照樣人龍湧現,我買入的二手樓即使沽不出理想價,大可出租賺取現金流。
商業大廈就不同,如果買入商業大廈放租,經濟差無人做生意就無人會租,加上大量share office供應、又可以透過zoom開會、見客,寫字樓的需求自然大跌。戴德梁行上周公布,全港整體甲級寫字樓待租率於第二季升至19.3%,整體租金按季再下調1%,上半年累計跌3.4%,估計整體甲級商廈租金全年下跌最多9%。高力亦發表市場報告指,隨着下半年約300萬方呎新供應進入市場,以及2026年再有200萬方呎落成,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將再上升。
當甲級寫字樓的出租率只有八成的時候,乙級或單幢式商廈只會更難租出,同樣的情況亦出現於「博士級」的舖位。前特首梁振英早前指,去年底本港舖位空置率達11.8%,創下過去4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他形容本港舖位市場已出現結構性轉變。戴德梁行指,第二季核心區一線街舖的空置率繼續上升,當中以銅鑼灣升幅最明顯,由首季的5.3%大幅提高至第二季13.2%,旺角和中環則分別按季升至9.5%及8.6%。
除了實體經濟差,租金高企也是空置率高的原因之一,商業物業的業主不肯減租是不想估值被拖低而被銀行Call Loan,但英皇國際近日就披露,有166億元銀行貸款已逾期或違反若干條款,有可能被銀行Call Loan,集團正與相關銀行協商財務重組,並計劃出售投資物業以籌集資金,英皇國際手上有兩大類投資物業正正是商廈與街舖,為求盡快套現,只有減價一途。
事實上,要減價賣產又豈止英皇國際一家,已故「舖王」鄧成波疑因拖欠物業按揭貸款,被靄華物業信貸入稟高等法院,呈請鄧成波的遺產破產,靄華物業一旦勝訴,相信波叔的遺產將會淪為跳樓貨;至於宣布達成882億元新銀行融資協議的新世界(0017)雖然暫時逃過違約,但摩根大通指,新世界首要目標仍然是減債,預計管理層未來會繼續出售資產。
看來,商業物業將會進入賤物鬥窮人的世界。
呂宇健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Ken Lui 地產投資股票2小時免費講座
https://lgltdclass.com/ken_freeclassreg_bm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