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身發霉或致肺感染恐致命 患抑鬱症風險高4倍!醫生教3招防黴菌
牆身發霉也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有醫生指出,如果家中牆身、櫃或衣物上出現灰黑色霉點,其實是因為潮濕又悶熱造成的黴菌,而這種環境可能會為身體帶來風險,包括會引致肺感染等的致命疾病,而抑鬱症風險更會高出4倍。醫生指出,有3大方法有助防止黴菌。
牆身發霉或致肺感染恐致命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夏季天氣潮濕又悶熱,令家裡黴菌愈變愈多。除了吃發霉食物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牆壁上的黴菌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平日突然不停咳嗽、鼻塞、皮膚搔癢或情緒低落,卻找不到病因,有可能是家裡那些不起眼的黴菌斑點所致。
黃醫生指出,有研究證實,黴菌是室內環境健康的頭號公敵,主要透過以下3種機制,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1. 異常免疫反應
一旦被吸入黴菌釋放的孢子和酶,可能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如果你的過敏症狀在沒有花粉的夏天頻繁發作,家中的黴菌可能就是罪魁禍首。常見的症狀包括:
- 打噴嚏
- 流鼻水
- 鼻塞
- 咳嗽
- 皮膚搔癢
- 起疹
根據研究,大約10%的人體內帶有對常見吸入性黴菌的IgE抗體,表示他們對黴菌有潛在的過敏可能性。
2. 直接感染
某些特定黴菌(如煙曲霉)可能導致免疫力較弱的人群(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等)肺部嚴重感染,甚至有致命風險。
3. 毒性刺激
由於黴菌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很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但長期身處於這種環境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而引起不適。這種現象在醫學界被稱為「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許多人在潮濕的辦公環境中會出現頭痛、呼吸不暢等症狀,離開後症狀則會改善。
4. 情緒影響
根據《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居住在潮濕發霉環境中的人,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比住在乾燥無黴菌住宅中的人高出34%至44%。黴菌引起的反覆鼻炎、哮喘和頭痛等症狀,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鬱的情緒。
3招防黴菌
黃醫生指出,黴菌對人體影響如此大,可能令人想想立刻清除家中的霉點。雖然不可能完全消除黴菌和孢子。黃醫生綜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 的建議,提出以下3大方法降低黴菌對健康的影響:
1. 通風
由於陰暗潮濕的環境是黴菌生長的溫床,因此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至關重要。
- 多開窗: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多開窗,因為空氣流通能調節室內濕度,避免環境過於潮濕。同時,黴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孢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被稀釋,降低對健康的影響。
- 輔助除濕:如果住在潮濕多雨的地區,建議使用除濕機或空調的除濕功能,保持室內乾爽。
2. 找出霉菌藏身處
有時可能只聞到霉味,卻找不到霉點。這是因為黴菌常常藏身在不易發現的地方。定期檢查以下容易發霉的角落和物品:
- 家具後面和縫隙:通風不良,容易累積濕氣。
- 空調和排風系統內部:黴菌孳生的溫床,定期清理非常重要。
- 牆面、牆紙和吊頂:特別是曾經漏水或受潮的區域,容易孳生黴菌。
- 木製櫥櫃和床板:木材容易吸濕發霉。
- 長時間不用的衣物和書籍:容易受潮。
- 曾經漏水或被水浸泡過的地方:這些區域即使乾燥後,仍可能殘留黴菌孢子。
3.清理與消毒
- 能丟就丟:面對發霉的物品,首要原則是能丟就丟,黴菌的殘留物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 消毒清潔:對於不能丟的物品,務必徹底清潔和消毒。使用稀釋的消毒液,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擦拭發霉的地方。
- 無法使用消毒液的物品:例如鞋子和書籍,應該在陽光下暴曬,讓紫外線幫助消毒。
- 定期清潔家電:定期清理容易產生水氣的電器,例如空調濾網和洗衣機內槽,以減少濕氣積聚。
黃醫生指,夏季確保家中環境乾燥和清潔非常重要。通過上述簡單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黴菌對健康的影響,迎接一個健康清爽的夏日。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