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捲抄起光伏股 信義光能有咩講?
信義光能(00968)一如早前盈警所講,上半年按年少賺58.11%至7.45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中期息相應地減至4.2港仙。儘管清庫存的努力和趕出口至北美,期內太陽能玻璃銷量多了17.5%,價格仍然面臨下行壓力,相關毛利率瀉10.1個百分點至11.39%。
雲南多晶硅項目未開波即被「關心」
另外,其雲南多晶硅項目尚未開波,即迎來工信部的節能監察。該部去年曾被傳打算透過限制能源消耗,治理太陽能行產能過剩,本次對41家多晶硅企業實體進行監察,名單上的企業多來自龍頭多晶硅廠商,包括協鑫科技(03800)、新特能源(01799)、大全(美國上市)、通威(上海上市)。
由於通知文件說「規範工業節能監察措施,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市場一時猜不透當局意欲何為。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內媒透露,上榜公司的多晶硅不一定用於太陽能電池,工信部可能想「摸底」,着重避免出現既耗費資源,又無法創造實際價值的項目;要化解多晶硅產能過剩,必先消化庫存,否則「任何努力都無法扭轉供需失衡,難以支撐價格回歸合理」。
上半年未有增加產能
信光提到,旗下太陽能玻璃產能今年上半年並無像下半年有所減少,日熔量維持2.32萬噸。即使已開始有漸趨穩定的迹象,太陽能產業鏈仍面臨供需失衡、價格波動與行業整合壓力,所謂行業自律措施對產能出清的作用並不顯著,「加快產能出清成為行業的首要任務」。不過,一些部分已完工或完成維修的產能仍未投入使用,反映有廠家對近期價格上漲的可持續性、下半年需求的不確定性抱有疑慮,反過來抑制了產能增長。
下半年內地光伏需求勢放緩
下游需求可看信光本身行動——上半年已暫緩在內地建設太陽能發電場建設,沒有項目併入電網,就算持續開展規劃及前期準備,實際安裝工程也有所延後,原因一來是覓地與併網不易,二來是「政策環境轉變帶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指的是「136號文」——6月起併入電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其電價全憑市場競價。該企直言,太能行業仍面臨短期挑戰,內地安裝活動會暫時性放緩,所幸海外通常下半年較活躍。
國家要電價市場化是不能逆轉的事實,信光旗下信義能源(03868)上半年業績亦受影響,但即使市場化售電量增加,新項目的貢獻,且融資成本減輕,該企期內按年多賺12.05%至7.81億元,每股中期息增26.06%至2.9港仙,6月底應收電價補貼按半年升12.84%至46.02億元。該企正推進把若干發電站資產,打包成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於內地上市。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