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OUT:挑戰技術與工藝極限 纖薄陀飛輪成腕表主角
【明報專訊】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就不少物品追求纖薄的設計,可能是為了減少佔用空間,令設計更具現代感和更具型格,又或是為用家帶來更好的使用觸感。在腕表界,同樣有品牌不斷追求纖薄,目的卻不止講求美觀或觸感體驗,而是挑戰技術與工藝的極限,例如Bvlgari就擁有10項最纖薄腕表的世界紀錄!
今年Bvlgari首次參與Watches and Wonders表展,特別帶來品牌在腕表史上的第10個超薄紀錄:全球最纖薄陀飛輪腕表Octo Finissimo Ultra Tourbillon。翻查紀錄,品牌的纖薄製表史是在2014年展開,當時品牌的第一款纖薄腕表為手動上鏈的Octo Tourbillon陀飛輪腕表,後來陸續推出多個纖薄表款,例如2016年的世界最薄三問報時腕表(厚度僅3.12毫米)、2017年的Octo Finissimo Automatic自動腕表 (厚度僅2.23毫米);以及2021年史上最薄萬年曆腕表(厚度僅2.75毫米),這腕表更在當屆的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GPHG)上贏得金指針獎。而在2022年,Octo系列面世10周年時發表的Octo Finissimo Ultra,更以僅1.8毫米的總厚度,創下最纖薄機械表的紀錄,並在GPHG上榮獲大無畏精神獎(Prix de l'Audace)。
回到纖薄腕表起點:陀飛輪
Bvlgari 於2000年開始製作腕表,今年適逢25周年,品牌特別將目光重新放回到其第一枚纖薄腕表的功能:陀飛輪之上。2014年推出的陀飛輪腕表厚度僅1.95毫米厚度,榮登當時全球最纖薄飛行陀飛輪的寶座,而新作的着眼點自然是製作出更纖薄的陀飛輪。為了進一步削減腕表厚度,製表廠傾注所有專業知識,重新審視傳統製表的基本原理,改以二維而非三維的方式來設計腕表。為應對各種挑戰,研發團隊創造了全新的工藝和技術,並取得了8項專利,涵蓋差速顯示、整合式中層表殼與主夾板設計、雙材質表背、新型水晶玻璃安裝方式、創新發條盒結構、震盪器模組、模組化結構以及表帶等多項創新,將鏤空陀飛輪融入僅1.85毫米的超薄腕表之中,展現非凡技術。
扁平齒輪狀「表冠」
腕表通常由機芯與容納機芯的表殼共同組成,在新表中,表圈、中層表殼與表耳採用微珠噴砂鈦金屬製作,主夾板則以碳化鎢構造。以精鋼製成的兩個齒輪形狀的扁平「表冠」各自從表殼側面微微突出,並飾有珍珠圓紋,左邊(8時位)上鏈,右邊(3時位)設定時間;棘輪同樣用上精鋼製作,飾以珍珠圓紋和鐫刻幾何裝飾。為確保容易讀時,時針表盤採用鍍銠時針和分針,塗覆煤炭色DLC塗層的噴砂黃銅表盤。腕表採用BVF 900陀飛輪手動上鏈機芯,每小時擺動28,800次,雖然尺寸纖巧,但動力儲存仍達42小時。
表鏈更薄 僅1.5毫米厚
Octo系列原來的靈感源自羅馬的建築傳統,八角形設計來自Basilica di Massenzio大教堂的天花鑲板圖案,而超薄表款採用的單色灰色美學,則強化現代主義元素,突顯對高級製表的純粹追求。在40毫米直徑的新表中,品牌並沒有忽略裝飾的部分:表圈斜面的拋光處理、精緻的鍍銠陀飛輪擺輪,以及太陽紋飾面的鍍銠陀飛輪橋板,突顯腕表的機械美學。鏤空零件同時考量到效率與簡潔美學,兼顧耐用和可靠性能與美感。而要製作纖薄腕表,表帶的部分也不能忽略,Octo Finissimo Ultra Tourbillon表鏈以整合式微珠噴砂鈦金屬製成,包含折疊表扣在內,厚度僅1.5毫米,巧妙地融合複雜設計與優雅輪廓,演繹超薄美學。●
查詢:Bvlgari 2523 8057
文:張曉冬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Watc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