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高才通與「雙非」不可同日而語 勞福局將接觸拒續簽者
高才通計劃首批1.3萬宗申請中近半不續簽,未來5個月將有2萬宗到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專訪表示,部分高才因未找到心儀工作或有新發展不續簽,承認要思考方法接觸不續簽者。針對有政界人士質疑高才通如「雙非」般,「拎身份證」後就返內地,孫強調高才與雙非「不能同日而語」,來港產子屬零星個案,指「唔排除有,但應該好少」。
就「高才」比喻為「雙非」的指控,孫回應時指,高才學歷高,可創造經濟價值;高才多為40歲以下,醫療需求低,傾向私人醫療,難申請綜援;高才不續簽,子女須退學離港,最多酌情讀完當學期,與雙非「不可同日而語」。他指高才學歷高、收入高,是各地爭奪對象,選擇香港反映對本港信心,而高才為來港「連根拔起」付出甚大,呼籲社會公道看待。
對於內地「小紅書」教導來港產子攻略,孫認為屬少數個案,強調他們有信心續簽才帶子女來港,香港出生率未見顯著變化。有政界人士兩周內六度發文,關注22萬人透過人才計劃來港對醫療、教育、住屋資源的影響,強調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不能「打折促銷」。孫回應,46%不續簽的高才之中,有約4分之1申請子女來港,根據兩年前問卷統計,有14%子女在港就學,計算過後估計僅5%影響教育資源。
孫補充學校毋須因高才子女加班,而教科書、校服等行業反受惠,補習社生意增加,尤以英文補習為主。孫亦引用適齡學童數據顯示,小一生將由現時4.9萬人至2031年減至3.8萬人,中一生由5.9萬人減至5萬人,故高才子女不影響教育資源。對於社會憂慮新人口影響資源,孫理解但促請顧及高才情感,強調政策會動態檢視。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