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國際貨幣體系未來三足鼎立 人民幣必佔應有位置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余永定發表文章,指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正在發生動搖,但以美元為中心的後布列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仍未發生根本性變化。而"後布列頓森林體系"的發展存在多種可能性,包括突然崩潰、維持現狀,或三足鼎立。
余永定指,所謂"突然崩潰"是指美元在短時間內喪失國際儲備貨幣地位,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遜突然宣布關閉"黃金窗口",布列頓森林體系突然崩潰就是先例。至於"維持現狀"是指美元的國際貨幣作用下降,但由於路徑依賴,加上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的支配地位,國際貨幣體系依然停滯在後布列頓森林體系。至於"三足鼎立"就是歐元和人民幣,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地位逐漸提升,蠶食美元的地盤,最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余永定指,在美國海外凈債務佔GDP比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美元保持穩定的時間,已遠超經濟學家的預想。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國對美元的需求一直增加,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各國和組織不斷增持美元。截至2024年底,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約為12.73萬億美元,其中美元佔比達57%至59%。美國得以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將好日子一直維持到今天。
但他指,美國不斷高企的海外凈債務,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美國海外凈債務佔GDP比率達到某一數值,外國政府和投資者不再相信美國能以實際資源量,贖回美元債務,就會搶先把美元"借條"兌換成"真金白銀",從而引發國際收支危機和美元危機。美元的武器化,亦削弱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元資產的意願。新一屆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亦加劇外國投資者的擔憂。
余永定說,去年12月國際投資者減持美債1685億美元,去年全年各國央行購買約1000噸黃金,是以往年度購買量的兩倍,目前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已經高達36000噸,接近1965年38000噸的最高水平。而美債美股的價格同升、同降,說明投資者開始逃離美元資產。
余永定指,在歐洲人眼中,美元在戰後的支配地位,是建立在美國的硬實力—軍事力量基礎之上,歐洲已經開始重建自己的硬實力,歐洲的觀點和立場值得關注。地緣政治正影響區域金融與貨幣合作,地緣政治地位相似的國家開始抱團取暖,歐元區國家和中國努力在外匯儲備、國際債券、國際信貸、外匯成交量等領域,加強本國貨幣的國際作用。金磚國家則增加人民幣和本幣在成員國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
余永定認為,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突然崩潰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應該是小概率事件,"三足鼎立"將是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由於中國的崛起,這種前景不可避免。數字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出現,是國際貨幣體系演變過程中的"黑天鵝",中國將數字貨幣應用於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面,作出眾多努力,已經取得很多成果。
余永定指,確保中國海外資產安全,是目前的突出問題,中國必須貫徹落實“雙循環”方針,依靠內需驅動經濟增長。中國應該努力實現經常項目收支平衡,避免進一步積累美元外儲,亦可以考慮通過其他途徑,有序減持美元資產;同時為提高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創造必要條件。
他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貿易大國、第三大債權國,完全可以根據具體交易的性質,向交易對象提出相應要求,例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直接投資,可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這些國家向中國借錢需要發行熊貓債。他強調,中國必須且完全可以形成經濟增長、資本市場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環。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下,人民幣必能佔據應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