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式】7歲女常破壞物品難管教 父言「對妳失望」 遭網民撻伐:這不是教女而是傷害女兒
家有衝動型孩子,日復一日的教養挑戰,讓不少父母陷入身心俱疲的循環。近日,一名媽媽在Reddit上發文,分享丈夫面對7歲女兒屢次偷拿、破壞東西等失控行為,忍不住脫口:「我對妳很失望。」這句話令她深感不安,於是上網請教其他家長的看法。沒想到貼文一出,隨即引來網民激烈討論,批評這種說法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
Photo from MamiDaily
媽媽困惑這是否是有效
事主在文中表示,7歲的女兒一直以來在衝動控制方面有很大困難,時常做出偷拿東西、破壞物品等行為。夫妻倆已嘗試過各種方法處理,但始終收效不大。最近一次事件後,爸爸選擇語氣平靜卻直白地對孩子說出:「我真的對妳很失望。」
事主坦言,這句話讓她「起雞皮疙瘩」,儘管女兒當下的確顯得難過,似乎也因此安靜下來,但她心裡卻浮現疑問:「讓孩子感到悲傷,真的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嗎?」
Photo from MamiDaily
擔心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她補充道,丈夫過去也曾用這句話對她說過,像是她一時情緒失控、發脾氣時,對方就冷冷地說出那句話。她當時雖然反應輕鬆,甚至笑出來,但面對還在成長的孩子,她開始擔心,這是否會對女兒造成傷害?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幾乎一面倒反對
不少留言指出,「我對你很失望」這句話太過抽象而且針對性強,孩子會難以理解父母究竟不滿的是什麼。一位網友指出:「應該要說『我對你的行為感到失望』,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錯的是做法,而不是自己整個人。」
另一位家長則分享自身經驗:「我媽從小常說她對我失望,雖然我後來成績好又乖,但我們感情始終疏遠。我無法相信她真的認同我,因為我腦中總記得她失望的眼神。」
也有人提醒,對某些孩子來說,這種說法可能已接近「情緒勒索」,孩子表面上若無其事,實際上可能是為了自我保護而壓抑感受。甚至有網民指出,這樣的語言在ADHD孩子身上尤其危險,因為他們本來就容易受到負面評價,長期下來只會加深自我否定。
Photo from MamiDaily
面對孩子不當行為的正確做法
當孩子行為不當時,與其說「我對你很失望」,不如聚焦在行為本身,具體指出哪個行為讓你難過或困擾。例如:「我很難過你又偷偷拿了糖果,因為我希望你能遵守我們的約定。」這樣的說法既能傳達情緒,也讓孩子知道錯的地方在哪裡,並且不會讓他把「不被喜歡」跟「犯錯」畫上等號。
此外,若孩子是因衝動或注意力問題反覆犯錯,更需要的是具體的引導與練習,而非情緒壓力。例如可以讓孩子事後參與彌補錯誤的過程,或運用「行為後果表」、「情緒卡片」等輔助工具,引導他意識到行為與後果的連結。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雖然犯錯了,但我依然愛你,也相信你有能力學會改變。」這樣的信任,是他們修正行為、建立自信的最大動力。
延伸閲讀:
【行為問題】7歲女遇事只會發出哀鳴 不願開口說明 爸媽次次都要猜感崩潰 網揭關鍵行為問題
延伸閲讀:
【罕見病】 8歲兒患兒童阿茲海默症病情惡化 母接放學一場面深感心碎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