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英鎊兌美元或受制1.60 料跑輸歐元澳元及日圓
英鎊本周升近0.7%,跑贏大部分主流貨幣,主要受薪金增長數據及較預期好的第二季GDP推動。但需小心數據似強實弱,英倫銀行在今年後期或需補追減息,屆時或令英鎊跑輸主流貨幣尤其歐元,英鎊兌美元反彈或受制1.36,投資者或可把握高沽英鎊,轉投歐元、日圓及澳元機會。
英國上周數據似強實弱,主要因為數據既較大機會加深滯脹風險,亦反映私人投資消費需求不足。英國最新就業市場報告中,工資增長仍具黏性,平均周薪按年升幅僅放緩0.4個百分點至4.6%,不包括獎金的平均周薪維持按年升5%。薪金增長保持升勢似是正面,但需考慮第二季英國經濟,尤其私人消費部分已未能延續第一季強勢。經濟減慢增長,但薪金增長限制通脹放緩程度,英國通脹的按年升幅冠絕成熟市場國家,滯脹風險升溫。英倫銀行亦難以短期內鴿派轉向,8月7日的議息會議更首次需要兩輪投票決定減息,反映局方內部分歧明顯。
英國第二季GDP則反映內部增長動力不足。雖然GDP按季升0.3%,高過市場預期的0.1%,但主要受惠政府開支按季升1.2%,遠高過預期。投資則按季跌1.1%,尤其商業投資更按季跌4%,遠差過市場預期的0.3%跌幅。家庭消費開支按季增幅亦由第一季的0.4%放緩至0.1%。政府開支推動第二季GDP增長,但今年後期推行財政緊縮政策,有機會減慢政府開支增速;投資及家庭消費則未有改善,加上秋季預算案較大機會加稅,不利未來消費,英國經濟今年下半年挑戰仍大。
面對消費需求疲弱、就業市場放緩及通脹黏性,投資者主要憂慮是,目前市場預計的減息幅度(直至2026年年中英倫銀行共減息0.75厘)是否足以應對第三及第四季的經濟壓力。因此,花旗分析員認為英國減息有加速風險,由11月需開始連續減息1.25厘至明年年中的2.75%才見底,若市場減息預期向花旗靠攏,英鎊較大機會跑輸減息周期較淺的貨幣如歐元(減多一次)及澳元(減多兩次),以及加息的日圓,英鎊兌歐元、澳元及日圓未來三個月分別或有2.2%、2.6%以及1.4%的下跌空間。
美國周內公布的物價數據令美元先跌後升,周二CPI增強市場對9月減息信心,令美匯指數跌近0.43%,但周四的PPI升幅則較預期高,減息預期稍降溫,推動美匯指數反彈近0.4%重回98.25。CPI及PPI皆未有顯示關稅廣泛推升商品物價的迹象,PPI升幅較預期高,主要由個別服務業價格推動,投資組合管理費用受惠投資市場暢旺按月勁升5.8%,牙科以外的服務業價格皆比預期弱;CPI則顯示僅個別商品如家具(按月升0.7%)及休閒用品(按月升0.43%)物價受關稅影響而走高,其他商品價格升幅有限,住屋通脹持續放緩,服務業價格亦未見廣泛強勢。預期7月的物價數據應不會引起聯儲局對通脹的憂慮,聯儲局較大機會在9月減息,應對美國就業市場惡化壓力漸增,亦令市場的減息預期有升溫空間,美匯指數或仍有約3至5%的下跌空間。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