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宇健筆|淺談香港三位CEO|Ken Lui
近日我問ChatGPT,如何才算是一位稱職的上市公司CEO,答案是不僅要為上市公司賺錢,更要懂得帶領公司員工,還要負責任及有遠見,例子有蘋果的Tim Cook、微軟的Staya Nadella及台積電的張忠謀,但卻沒有舉香港上市公司的CEO做例子。
於是我上網再查,原來近日傳出裁員消息的領展(0823)CEO王國龍就曾被美國《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2018年「全球最佳CEO百強」之一,當年其排名為80,是榜上少數來自亞洲區企業的CEO。近年香港經濟疲弱,以本地市場作主打的領展去年度業績仍然全線增長,收入升4.8%至142.23億元,可分派總額增長4.6%,每基金單位分派增加3.7%,難怪上周領展上周宣布,派發等值2億元股份予董事局及管理層,王國龍獲贈的股份就相等於6,334萬元。就在同一日,市場傳出領展裁員,據稱已裁減約50至60個職位,而且每個部門都要「交人」,集團回應指,要提升營運效率。員工少了,工作量不變下,每位員工就會做得更多,可能這就是最佳CEO的思維。
要說香港的最佳CEO,不得不提新世界(0017)前CEO鄭志剛,皆因鄭志剛於2024年9月辭去CEO職務前,曾四度蟬聯由國際財經雜誌《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選出的最佳CEO。根據鄭志剛近日發出的聲明所指,他在2020年5月出任新世界CEO時,集團已負上巨額債務,近年新世界面臨的挑戰絕非他的過度借貸或管理不善,除說明他出任CEO不足五年就已經四度蟬聯最佳CEO的非凡成就,莫非也想暗示他於2017年晉升為副主席兼總經理後至他上任CEO期間,他對新世界的債務問題是毫不知情?
最後想談的CEO之前未必獲選過最佳CEO,但卻於今年初榮膺全球最大的商業教育聯盟AACSB 2025年影響力領袖,他就是香港科技探索(1137)的CEO兼副主席王維基,面對南下攻港的京東(9618)處變不驚,還向股東豪派0.38元特別股息(自己收了過億元股息),雖然直言在香港經營零售業務的形勢「危危乎」,但最近以6,283萬元從兩位股東手上買入香港科技探索股份,按例需向公司獨立股東提出收購要約,現金要約價為每股0.654元,較上周五收市價折讓近六成,明知生意「危危乎」,仍派特別息予股東,如今還給股東「逃生門」,甚有「你哋走先,有我頂住」的領袖味道。
看來,商業物業將會進入賤物鬥窮人的世界。
呂宇健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