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說法兜不攏,怎麼解讀?艾蜜莉:政策需空間操作,別被新聞牽著走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不少大大緊張地問,假日是不是又有發生什麼事情?聽有消息說:「手機、筆電、半導體晶片等商品豁免關稅了,今天台股會大漲1,000點!」結果今天(2025年4月14日)收盤收成這樣…。
事實上,前幾天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提到,包括智慧型手機、筆電、半導體晶片等進口產品,將不在第1階段的對等關稅徵稅清單中。這則公告被解讀成「這些商品已被豁免關稅」,因此市場又燃起信心。
只是川普大大後來親自發文反駁,說沒有宣布任何例外的關稅,而是被歸類到另一個分類中,否定了「豁免」這個說法。其實這也不是第1次川普和行政體系唱反調,每當政策方向缺乏明確統一時,就會出現這種「一邊公告、一邊又否認」的尷尬情形。
關於半導體的關稅,川普也提到會給答案,而且內容會非常具體,既沒有正面答覆是否課稅,但也保留了想像空間,讓政策具有調整彈性。關於半導體納入課稅的形式?稅率是多少?要是川普沒有改變心意,最快這週可能就有進一步的消息了。
只是,為什麼川普對半導體這麼耐得住性子?半導體不是一般商品,可以說是整個貿易戰的核心戰場,沒有馬上對晶片課稅,應該是有以下考量:
半導體是美國高科技戰略重點,美國自己在先進製程高度依賴台積電等企業,要是貿然課稅,恐怕會衝擊到自身科技產業。而且晶片是中間財,並非直接進口成品,多是先出口晶片到東南亞或中國進行組裝,再出口成品到美國,要是直接針對晶片課稅,難以準確執行。
另一方面的考量,則是政策需要空間操作,因此保留模糊地帶,就可以拿來當作與各國協商的籌碼。空窗期這段時間,也是給其他國家思考的緩衝期——要是對美國讓步,川普可能就考慮豁免,或是給好一點的關稅條件;但不讓步,就自己看著辦。
從這次的「豁免事件」中看得出來,川普和美國政府內部溝通不一致,也反映出貿易政策仍充滿變數。CBP釋出的資料,雖然在制度流程上合規,但川普仍有很大的政策主導權。
現在美國關稅政策情況複雜、消息混亂,行政部門可能想降低波動風險、試圖安撫企業和選民,而川普仍堅持維持「強硬形象」,把關稅視為對外談判與政治加分的工具。
對我們來說,這段期間雖然可能出現廠商提前拉貨的急單潮,但不代表長期趨勢已經穩定下來,包括對等關稅的90天暫緩期變數、真正的晶片關稅細節,以及川普親自說明的政策是否會再度轉向等,也都還是未知數。
看新聞很重要,可以適當地幫我們了解局勢,但最近有太多消息或是預測的說法,川普甚至說,假新聞知道一些關稅只是被轉移到不同類別而非豁免,但他們拒絕報導。因此,絕對不要拿「消息」來作為投資決策,否則容易被上沖下洗,落得無所適從的情況。
對於我們投資人來說,還是先確立思路清晰的策略、管控風險、守住現金部位,才是真的現階段要做的事情,也是應對波動的長期之道。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關稅危機尚未解除!川普放話:將針對半導體、電子產品實施關稅
▶川普關稅戰會帶來全球經濟大蕭條?該如何投資?「這類ETF」可逢低布局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