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荒越演越烈,李同榮:銀行優先放貸順序錯亂,自住首購排隊亂成一團「8大亂象恐讓房市交易癱瘓」
彭蕙珍
圖片 今周刊資料庫 提供
今年民眾貸款好難,喊苦連天,甚至出現因貸款成數不足,忍痛棄約,損失百萬認賠出場。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銀行貸款大小眼,無視政府對自住、首購的貸款承諾,造成大建商土地照買,款照貸,小建商與首購、自住者望梅止渴。 他建議政府應該做4件事: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央行應持續減發定存單,寬鬆資金、央行可採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措施,以及啓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疏緩水位上限。
李同榮示警房市搶貸8大亂象
李同榮示警,目前房市搶貸8大亂象不除,房市交易恐陷癱瘓。
1. 銀行大小眼,優先放貸秩序錯亂:銀行業為自身利益,在搶貸風潮下,優先放貸秩序:1. 法人機構夠大;2. 自然人收入夠多;3. 放款利率夠高。
2. 自住、首購、已承諾,排隊苦候,亂成一團:雖然金管會自年初就一再呼籲,首購、自住、已?諾優先,但前線感受,完全兩樣,大建商土地照買,款照貸,小建商與首購、自住者皆望梅止渴。
3. 金融生態風險增高:因資金斷鏈嚴重,貸款流向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租賃公司、甚至地下金融,金融生態恐踏1995-2001年時,地區基層金融機構逾放激增,市場風險相對增高。
4. 自住第2戶貸款受限,求貸無門:自住第二戶貸款受到央行第七波限貸大幅縮減,交屋時需增加籌措兩到三成自備款,尤其政策溯及既往,傷及無辜。
5.高價定義門檻降低,害慘已購戶:房價增漲而央行高價定義門檻卻一再壓低,購戶原購時未達高價標準,交屋時跨過高價門檻,則貸款由8成降至3成,落差近5成,產生無力交屋困境。
6. 預售解約數開始劇增,恐引發斷頭風險:因房價續跌,解約數已不斷增加,跌幅若再擴大,已購戶經不起虧損又無力交屋,市場就有斷頭風險。
7. 購屋糾紛頻傳:貸款受限下,若建商無力協助已購戶貸款,而雙方協商又失敗,購屋糾紛就將層出不窮。
8. 爛尾樓事件逐漸增多,恐掀骨牌效應:從二線城市到都會已陸續出現零星爛尾樓出現,一旦有較大建商出現爛尾樓就會有嚴重的骨牌效應。
房市政府應貼近市場 提4大解方
李同榮強調,這8大亂象恐致房市交易陷入癱瘓,向政府提出化解危機4大解方:
1. 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針對金管會所提自住、首購、已承諾、甚至換屋者第二戶,都應確實稽核銀行是否排列為優先放貸對象。
2. 央行應持續減發定存單,寬鬆資金:在市場資金緊俏及需求殷切時,央行應大幅減發定存單,釋放資金到市場上,藉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以防市場資金斷鏈危機擴大。
3. 央行可採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措施:除現行央行立即可減低定存單之措施外,9月央行理事會應採降息或降低存款準備率措施,使得企業在關稅與升值壓力下,得以喘息,同時也解決房市資金流動性問題。
4. 啓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疏緩水位上限:目前本國銀行總存款約58.18兆,房貸總額約15.31兆,佔比約26.3%,接近銀行法72-2條之30%上限,該條款同時有排外條款:「為鼓勵儲蓄協助購置自用住宅,經主管機關核准辦理之購屋儲蓄放款,不在此限。」
因此,新青安過去總貸款額是否可列為排外條款,銀行整體水位就劇減5%以上。或是央行可考慮從現在開始,特定時段的新青安、首購自住、皆列為排外條款,就可避免銀行總貸水位上升問題,同時解決搶貸的燃眉之急。
李同榮呼籲,政府房市政策擬定需要貼近市場,快速機動調整,尤其當今關稅壓境、房貸風暴加劇,央行政策更應主動積極與機動調整,不宜等待3個月一次的理事會才做出決策,在多事之秋,政策不夠靈活,恐反應不及,錯失政策調整時機。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分科分發入學放榜!學霸高中生學習歷程造假5殺後,成功考回「這所醫學院」…夢想達陣校方發聲了
吳怡農專訪/戰時照常上班、企業依舊運作…從烏克蘭看台灣社會力量:全社會韌性是98%做好準備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