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房貸荒越演越烈,李同榮:銀行優先放貸順序錯亂,自住首購排隊亂成一團「8大亂象恐讓房市交易癱瘓」

今周刊

更新於 4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彭蕙珍

圖片 今周刊資料庫 提供

今年民眾貸款好難,喊苦連天,甚至出現因貸款成數不足,忍痛棄約,損失百萬認賠出場。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銀行貸款大小眼,無視政府對自住、首購的貸款承諾,造成大建商土地照買,款照貸,小建商與首購、自住者望梅止渴。 他建議政府應該做4件事: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央行應持續減發定存單,寬鬆資金、央行可採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措施,以及啓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疏緩水位上限。

李同榮示警房市搶貸8大亂象

李同榮示警,目前房市搶貸8大亂象不除,房市交易恐陷癱瘓。

1. 銀行大小眼,優先放貸秩序錯亂:銀行業為自身利益,在搶貸風潮下,優先放貸秩序:1. 法人機構夠大;2. 自然人收入夠多;3. 放款利率夠高。

2. 自住、首購、已承諾,排隊苦候,亂成一團:雖然金管會自年初就一再呼籲,首購、自住、已?諾優先,但前線感受,完全兩樣,大建商土地照買,款照貸,小建商與首購、自住者皆望梅止渴。

3. 金融生態風險增高:因資金斷鏈嚴重,貸款流向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租賃公司、甚至地下金融,金融生態恐踏1995-2001年時,地區基層金融機構逾放激增,市場風險相對增高。

4. 自住第2戶貸款受限,求貸無門:自住第二戶貸款受到央行第七波限貸大幅縮減,交屋時需增加籌措兩到三成自備款,尤其政策溯及既往,傷及無辜。

5.高價定義門檻降低,害慘已購戶:房價增漲而央行高價定義門檻卻一再壓低,購戶原購時未達高價標準,交屋時跨過高價門檻,則貸款由8成降至3成,落差近5成,產生無力交屋困境。

6. 預售解約數開始劇增,恐引發斷頭風險:因房價續跌,解約數已不斷增加,跌幅若再擴大,已購戶經不起虧損又無力交屋,市場就有斷頭風險。

7. 購屋糾紛頻傳:貸款受限下,若建商無力協助已購戶貸款,而雙方協商又失敗,購屋糾紛就將層出不窮。

8. 爛尾樓事件逐漸增多,恐掀骨牌效應:從二線城市到都會已陸續出現零星爛尾樓出現,一旦有較大建商出現爛尾樓就會有嚴重的骨牌效應。

貸款難,李同榮

房市政府應貼近市場 提4大解方

李同榮強調,這8大亂象恐致房市交易陷入癱瘓,向政府提出化解危機4大解方:

1. 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針對金管會所提自住、首購、已承諾、甚至換屋者第二戶,都應確實稽核銀行是否排列為優先放貸對象。

2. 央行應持續減發定存單,寬鬆資金:在市場資金緊俏及需求殷切時,央行應大幅減發定存單,釋放資金到市場上,藉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以防市場資金斷鏈危機擴大。

3. 央行可採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措施:除現行央行立即可減低定存單之措施外,9月央行理事會應採降息或降低存款準備率措施,使得企業在關稅與升值壓力下,得以喘息,同時也解決房市資金流動性問題。

4. 啓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疏緩水位上限:目前本國銀行總存款約58.18兆,房貸總額約15.31兆,佔比約26.3%,接近銀行法72-2條之30%上限,該條款同時有排外條款:「為鼓勵儲蓄協助購置自用住宅,經主管機關核准辦理之購屋儲蓄放款,不在此限。」

因此,新青安過去總貸款額是否可列為排外條款,銀行整體水位就劇減5%以上。或是央行可考慮從現在開始,特定時段的新青安、首購自住、皆列為排外條款,就可避免銀行總貸水位上升問題,同時解決搶貸的燃眉之急。

李同榮呼籲,政府房市政策擬定需要貼近市場,快速機動調整,尤其當今關稅壓境、房貸風暴加劇,央行政策更應主動積極與機動調整,不宜等待3個月一次的理事會才做出決策,在多事之秋,政策不夠靈活,恐反應不及,錯失政策調整時機。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分科分發入學放榜!學霸高中生學習歷程造假5殺後,成功考回「這所醫學院」…夢想達陣校方發聲了
吳怡農專訪/戰時照常上班、企業依舊運作…從烏克蘭看台灣社會力量:全社會韌性是98%做好準備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台股強勢 AI伺服器廠廣達、緯創卻因毛利率下探低點導致股價暴跌

信傳媒
02

20萬人錯過台積電天價 一張少賺25萬元

NOWNEWS今日新聞
03

微軟停更Windows 10!用戶被迫淘汰氣炸提告 2.4億台電腦將被丟棄

CTWANT
04

8月起定存利率分層制?網傳巨額交易凍結48小時 警示帳戶規定一次看懂

風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7

很九怪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的危害更大
52分鐘前
Kevin
漲了十年漲了幾倍 才休息半年還沒跌到好嗎?
31分鐘前
Andrew Chang
新聞訊息這麼多在講怎樣怎樣,那怎麼還不爆⋯。 幹話一籮筐,等著這些資產評價爆掉呢~。 就是不信政府、財團、資本家⋯那些有種讓它爆。
35分鐘前
沒錢就別買房
1小時前
劉富榮
放x,房價下修,自然沒有上述似是而非的問題,沒錢買什麼房?開大槓桿找死怪政府?
11分鐘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股闖天關 外資這樣操作 加碼鴻海3.6萬張 甩賣緯創6.7萬張

anue鉅亨網

Arm 推業界首創類神經技術!2026 年 GPU 架構整合類神經加速器

科技新報

華碩:電競AI雙主軸 今年AI伺服器營收占比逾15%

中央通訊社

盤中速報 - ether.fi大漲9.08%,報1.26美元

anue鉅亨網

華碩攜手台科大、 Portrait Displays 成立數位色彩科學實驗室

anue鉅亨網

國壽發布健康年報 每天7500步住院發生率減25%

中央通訊社

和椿股價鎖漲停 股價飆到投資人瘋搶!機器人概念股全場最亮眼!

理財周刊

倚天酷碁第三季推出AI翻譯耳機 複製成功經驗至印度、東南亞電商市場

anue鉅亨網

大豐電:納入比特幣為長期儲備資產 台灣上市櫃首家

中央通訊社

鈞興電動輔助車踏進機器人心臟 營運動能強勁

理財周刊

經長郭智輝將助降成本 中鋼表態:非刻意讓利

CTWANT

美通膨數據溫和Fed降息希望增 亞股幾全面收漲

中央通訊社

法說會前表態 營收狂飆92%!現在進場才不會被甩在AI列車後!

理財周刊

ETF投資博覽會在高雄!證券F4攜公會、14業者參展 拚壯大台灣資產管理量能

anue鉅亨網

機器人股發威 和椿再漲停 機器人視覺除了亞光還有這檔剛跳空漲停

理財周刊

M5 MacBook Pro 傳延至 2026 年,採先進 LMC 封裝為 CoWoS 鋪路

科技新報

股價再衝半年新高 華通距離目標還有獲利空間

理財周刊

保險業調查 保戶每天健走7500步住院醫療減25%

中央廣播電臺

旺矽受匯損影響 Q2 EPS 6.67元 全年營運仍看旺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哈希圖大漲8.06%,報0.2656美元

anue鉅亨網

土洋對作!外資結束連3賣 台股終場漲211點

NOWNEWS今日新聞

沛爾生醫-創連10漲紀錄中止 傳聞有高價授權金 今股價終拉回

理財周刊

妖股比價效應 爆玻璃龍頭廠台玻攻漲停原因

理財周刊

川普課徵 100% 半導體關稅,法人指將衝擊成熟製程與二線代工廠

科技新報

森崴子公司代墊台電工程款近200億元 上半年認列虧損44億元

anue鉅亨網

外匯速報 - 歐元/美元(EURUSD) 大漲0.47%,報1.1728元

anue鉅亨網

【台股7月營收表現速覽】營收創高、成長、衰退股清單及分析

Money錢雜誌

矽統月營收年增飆破千倍 預期補漲行情還未結束?

理財周刊

特斯拉徵求紐約司機駕著 Robotaxi 的夢,時薪高達 33 美元

科技新報

Gogolook揮軍東南亞有成 拚獲利逐季跳升

anue鉅亨網
影音

財經急診事-20250813/機器人智能再進化! 鴻海.廣達勢不可擋?

理財周刊影音

CPI攀升市場降息預期加溫 市場訊號幾乎一面倒

理財周刊

富崴稱代墊離岸2期工程款 台電:付款依約執行無拖欠

中央通訊社

美光退出NAND市場、中國大砍300人 西安封測廠下半年投產

商傳媒

台灣廠商介紹智慧產品(圖)

中央通訊社

代墊款近200億! 森崴能源站上火線對台電喊話協商

鏡週刊

台積電將退出6吋晶圓製造 分析師:可將資源移轉至先進封裝

中央廣播電臺

鴻家軍這檔13日以連6漲作收 漲幅超過32%股價創歷史新高

理財周刊

菲律賓台灣形象展展前記者會(圖)

中央通訊社

【台股7月營收表現速覽】營收創高、成長、衰退股清單及分析

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