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步入「小宅化」、台北家庭71%收入繳房貸!玉山金董座:高房價正扼殺中產階級
Newtalk新聞
根據永慶房屋集團引用聯徵中心資料統計,20至35歲青年在六都買房壓力遽增,不僅居住坪數呈「小宅化」,房價也逐漸攀高,近五年(2021~2025年)平均漲幅達 17%~39%。青年成家的壓力大,連玉山金控(2884)董事長黃男州都不禁直言,「台灣房價真的太高了」。
近年來,高附加價值產業進駐、交通建設帶動房價上漲,青年能夠負擔的坪數縮減,導致「小宅化」現象日益明顯。以六都購屋青年 2021 年第一季與今年第一季之購屋情形比較,近五年六都青年的平均購屋總價,增幅達 17%~39%,且住宅的平均面積全面縮減,台北、台中與台南三都面積減幅將近一成,又以高雄市減少 11.2%幅度最大,少了 4.9坪,相當一間主臥室的空間。
另觀察六都房價,近五年來以桃園的 38.7%漲幅居冠、高雄以 36%緊隨其後,連漲幅排末段的台北,近五年漲幅也有 17.4%,平均總價達 2,150萬元以上。逐年高漲的房價,讓初出社會的青年族群,想憑藉一己之力圓買房夢的難度高於以往。
高雄青年購屋負擔五年間大幅加重,平均總價從 815.2萬元升至 1,109.5萬元,漲幅 36.1%,但面積減少 11.2%,等於縮水 4.9坪。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台積電設廠與科技業進駐推升高雄房市需求,然而高房價迫使青年轉向小坪數住宅。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台中,因中科擴廠與重劃區開發,房價上漲 28.5%,購屋面積減少 4坪,減幅 9%。
桃園雖為六都中坪數減幅最小(2.7%),但房價漲幅最高(38.7%),主因航空城、捷運綠線等建設長期持續吸引人口移入,家庭剛需支撐40坪左右房型。陳金萍分析,青年購屋優先考量「可負擔性」,放棄大空間理想,導致六都「小宅化」趨勢加劇。
黃男州指出,台北家庭的月收入有 71%用於房貸,全台平均亦達40%,遠超國際平均值;另從房價所得比來看,台北需要 16.4年家庭所得才能購屋,全台的中位數亦需至少 10年。他警告,若房價續漲將嚴重衝擊中產階級,並加劇少子化問題。
今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僅 13萬棟,年減 26%,黃男州證實房價微跌,但仍在高點,他呼籲政府與金融業,正視青年居住需求,協助自住型的族群滿足購屋需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