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無人機技術進駐台灣,美國防科技公司 Auterion:能嚇阻中國
美國國防科技公司 Auterion 宣布,已與台灣國立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NCSIST)達成合作協議,將提供其在烏克蘭實戰測試過的無人機軟體,協助台灣強化防禦能力,對抗中國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
Auterion 執行長 Lorenz Meier 在接受《Reuters》採訪時說得直接,「我們提供的技術,已在烏克蘭戰場上獲得實戰驗證,能有效嚇阻侵略,並摧毀坦克、海軍資產等高價值裝備。透過打造一支大規模自主無人機艦隊,台灣將能對中國產生嚇阻效果。」
根據《Reuters》報導,鑑於中國軍力遠超台灣,自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持續研究烏克蘭如何利用空中與海上無人機反制人數劣勢。與 Auterion 的合作預計將使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架無人機搭載其軟體,成為台灣「非對稱作戰」戰略的核心武器之一。
從空海到陸域,開放架構無人機提升國防韌性
根據 Auterion 官方公告,此次合作涵蓋旗下兩項關鍵技術:用於無人載具的作業系統 AuterionOS ,以及 AI 無人機群集平台 Nemesis。雙方已簽署備忘錄(MoU),未來將把這些軟體整合進 NCSIST 研發、國內製造的各式新一代無人載具(UxV),應用於空中、海面與陸地作戰。
Auterion 打造開放架構生態系統,支援多種無人機型號,並可整合第三方開發者的應用程式,解決品牌間相容問題。Auterion 強調,這項合作展現了開放架構與國際協作的力量,為打造具韌性、跨領域的防衛戰略奠定基礎。
突破中國主導市場,台灣加速無人機自主供應鏈
台灣目標在 2028 年達到每年生產 18 萬架無人機。然而,中國企業目前掌握商用無人機約 80% 市占率,並控制關鍵製造零件。《Bloomberg》進一步指出,中國無人機價格低廉,加上台灣一些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尚未加入無人機供應鏈,使得台灣難以與之抗衡。
台灣國家安全會議諮詢顧問李育杰向《Bloomberg》表示,中國對無人機供應鏈的控制對美台構成重大國安挑戰,「我們必須建立自主的系統與供應鏈。」
這次合作,正是台灣發展本土無人機能力的重要一步。李育杰補充,美國對中國無人機及其零組件的禁令,將為台灣帶來足夠的市場需求,有助於推動本地無人機產業快速起飛。他指出,台灣目標在未來兩年內建立涵蓋所有無人機零組件的自主生產能力。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Auterion、ainvest,首圖來源:Auterion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