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形機器人下殺破 6,000 美元,台灣如何在價格戰中突圍?
在全球 AI 機器人競爭日益激烈之際,中國新創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推出售價僅 5,900 美元的人形機器人 R1,成為目前市場上第一批售價跌破 6,000 美元的機型,降低人形機器人進入一般企業與家庭場域的門檻。這場價格戰不僅象徵中國搶佔全球主導權的野心,也為美國長期主導的機器人市場格局投下變數。
中國拚價格,打造人形機器人普及化
美國企業如波士頓動力已主導機器人市場數十年,中國企業現正積極擴大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家庭甚至軍事領域的應用。《Bloomberg》表示,人形機器人的定價是技術普及的關鍵。
根據宇樹科技在微信平台上公布的資訊,R1 重約 25 公斤,具備 26 個自由度,搭載多模態 AI 系統,支援語音與影像辨識。在釋出的影片中,R1 可以進行倒立、翻滾等高難度動作。宇樹科技先前就以低價策略推出 1.6 萬美元的 G1 人形機器人,以及更高階、逾 9 萬美元的 H1 機器人,如今推出 R1,不僅僅是壓低價格,也展示中國企業在成本控制上的進展。
Unitree Introducing | Unitree R1 Intelligent Companion Price from $5900
Join us to develop/customize, ultra-lightweight at approximately 25kg, integrated with a Large Multimodal Model for voice and images, let's accelerate the advent of the agent era!🥰 pic.twitter.com/Q5pmkfFZZa— Unitree (@UnitreeRobotics) July 25, 2025
宇樹科技的競爭對手優必選,近期也宣布今年將推出售價 2 萬美元的家用人形機器人,尋求應用場域延伸至工廠以外。
台灣打模組整合優勢,不和中國拚價格
上週,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提出 2030 年 4 大目標,包括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機器人平台 4 型 5 款;聚焦決策系統、驅控系統、感測系統、動力系統共 4 大核心技術;導入醫療、物流、農業、製造、照護、餐飲、救災、巡檢 8 大應用場域;以及目標 2030 年台灣 AI 機器人產值突破新台幣一兆元。
談及台灣的全球競爭力,台達電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家容向《壹蘋新聞網》表示,台灣難以在價格上與中國拚輸贏,但在系統整合與模組技術方面仍具領先優勢。他認為,台灣如果要在人形機器人競賽中突圍,不能拚數量,而是應該拚可靠度、壽命以及場景應用的差異化,從「拚技術」勝出。
他也強調,台灣什麼技術都有,但缺乏一個領頭品牌進行整合,也成為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的原因。其中,劉佳容也提及關鍵零組件通訊規格一致對於與其他系統整合的重要性。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則對外表示,台灣具備感測元件、機電產品、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以及加工製造、系統整合能力,也有晶片製造、AI 演算法、智慧系統軟體的研發能力,大聯盟將串聯軟硬體、系統整合與應用端,推動在地生態系。
- 立即報名 8/15 【AI Agent 知識工作革命論壇】,解析企業如何在各工作場景導入 AI Agent 完成任務
*本文開放合作媒體轉載,資料來源:《Bloomberg》、《壹蘋新聞網》、《中央社》、《TechOrange》,首圖來源:Unitree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