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孩子開學鼻水又不斷?過敏性鼻炎衝擊生活多方面 醫籲把握時機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02日10: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下族群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達37.8%,平均每5人就有2人罹病;也有研究顯示,4成患者於6歲前發病,另3成則在青春期出現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9月開學,孩子們回到學校上課,結果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又開始找上門?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在台灣相當普遍,而塵螨正是主要元兇。過敏反應除了干擾孩子生活,還可能影響睡眠、課業表現與人際互動。過去針對5至11歲兒童,多使用抗組織胺、鼻噴類固醇等短暫改善症狀,7月23日起,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的適應症範圍擴大,涵蓋該年齡層兒童,讓治療選擇更加多元。

20歲以下國人盛行率達4成 「塵螨」為元兇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指出,國人的過敏類型多為過敏性鼻炎,其中半數以上過敏原是塵螨。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下族群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達37.8%,平均每5人就有2人罹病;也有研究顯示,4成患者於6歲前發病,另3成則在青春期出現症狀。

鼻涕、噴嚏不止讓孩子自卑 還有這些影響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呂克桓醫師進一步說明,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視,但若是感冒通常2至3天就會痊癒,過敏性鼻炎卻會帶來長期的影響。尤其中重度患者常常打噴嚏、流鼻水,要隨身帶著衛生紙,上課也難專心,還可能被同學歧視。孩子晚上難入睡、睡不好、醒來還累,也影響白天的精神和課業表現。

此外,呂克桓理事長表示,過敏性鼻炎常見合併有過敏性結膜炎,孩子眼睛紅癢容易下意識去揉,感染風險將增加,如果太用力造成角膜受傷,還會造成視力減退。不少家長以為孩子不愛吃飯是因為吃了藥,其實可能是鼻塞導致嗅覺變差,孩子聞不到食物香氣、食慾下降,甚至影響發育。姚宗杰理事長則指出,長期口呼吸可能形成暴牙,也成為額外的困擾。

舌下減敏療法「訓練」免疫系統 7月起擴大適應症範圍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王敬瑜醫師分享,以雲林地區為例,夏季悶熱潮濕,適合塵螨生長,讓孩子更易發病,且症狀可能加劇。過去,5至11歲患者多透過抗組織胺、鼻噴類固醇暫時抑制免疫反應,但過敏體質還在,中重度患者仍會反覆發作,外出、旅遊無法用藥也可能復發。

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則是讓患者透過每日服藥,長期接觸少量塵螨萃取物。王敬瑜醫師說明,其原理是藉由重複曝露在過敏原下,訓練免疫系統面對過敏原,逐步增加耐受性,臨床上被視為長期治療選項之一。

今年7月起,衛福部同意擴大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適應症,將5至11歲兒童納入適用範圍。不過,治療前須先經由醫師評估,以及透過血液檢查,確認過敏原為塵蟎才可用藥,治療初期可能有口咽刺痛感、輕微水腫等局部副作用,過程出現任何不適都應主動告知醫師。

及早介入治療、勿信偏方 助孩子重回生活正軌 

王敬瑜醫師強調,過敏性鼻炎治療就像跑馬拉松,需要患者長期與醫師配合,才有機會逐步控制疾病。他也提醒,如今治療選擇眾多,家長勿相信坊間偏方,或過度依賴益生菌、防螨寢具,而是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呂克桓理事長也表示,5至11歲是孩子社交互動和生活習慣的重要養成期,及早介入治療控制症狀,也可幫助孩子生活重回正軌。

【延伸閱讀】

常被誤當過敏性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症狀與治療一次看

如何陪伴孩子適應開學分班? 家長必知的4個陪伴秘訣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