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藍白組閣!游盈隆向賴政府拋「3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 726大罷免失利後,多份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滿意度皆大幅下滑,更傳出內閣改組聲浪。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14)日向賴政府提出「3方案」,包含「有條件的藍白組閣」、「藍綠合組大聯合政府」、「內閣大改組」,以因應當前已病入膏肓的台灣民主。
游盈隆表示,大槓龜後,驚魂甫定的府院黨團,已經悄悄地調整原本高亢的政治腔調與作為,而大罷免大失敗帶來的嚴重政治衝擊已浮現,包括國內的和國際的;賴總統及其執政團隊就算726第一時間沒意識到,經過這半個多月來應該也已心知肚明,再不嚴肅且適當地回應,會有更嚴重的政治後果,進一步必將腐蝕人民對其剩餘的善意與支持。
游盈隆提到,借鏡歐美近300年民主憲政的經驗與理論,以及台灣特殊的歷史與民主憲政制度的特質,他化繁為簡,提出三個可能的方案,來因應當前已病入膏肓的台灣民主。
第一,游盈隆指出,基於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現實,以及藍白已形成穩定的多數,賴總統可以大方地提出「有條件的藍白組閣」,建立類似法國第五共和的「左右共治」(cohabitation),總統與總理分屬不同政黨。他說,法國歷史上共有三次「左右共治」的經驗,雖然過程中需經歷磨合期,但證明是一個可行的民主憲政運作,而且一次比一次好。
第二,游盈隆提到,因為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現實,假定民眾黨不願跟民進黨合作,或民進黨不願跟民眾黨合作,由民進黨與國民黨合組大聯合政府,民眾黨扮演唯一反對黨角色。
游盈隆說,這種政府型態可以用1966年德國基督教民主同盟(CDU/CSU)與社民黨(SPD)合組史上第一次大聯合政府為例,成效差強人意。2005至2013年,德國再度出現大聯合政府,由梅克爾領導,穩定政局與經濟,並為後續改革鋪路。
第三,游盈隆說,內閣大改組,仍由民進黨組閣,但改組幅度必須足夠大,從全面改組到大幅改組,展現賴總統誠心誠意回應廣大民意,大刀闊斧改革的雄心壯志,「點綴式的內閣改組,不但於事無補,更可能有損已經空前低迷的總統聲望」。
游盈隆提到,以上這三種因應方案,當然各有其利弊得失,他拋磚引玉,希望給大家多一點想像空間,多呼吸一點新鮮空氣,多一點政治學知識,畢竟當前台灣政治過程實在太苦悶了。
顯示全部
留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