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綠能擴大 台電睽違30年普查全台抽蓄水力潛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0日電)隨著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擴大,抽蓄儲能將是台灣穩定供電重要拼圖,台電暌違30年展開水力普查,重點之一即是評估利用既有水庫做為上下池設置抽蓄水力廠址可行性,預計2027年篩選出潛力廠址。
依政府2050年淨零規劃,再生能源將占總發電量60%、70%,為調節「風光」對電力系統影響,依國發會訂定目標,抽蓄水力發電量需占總發電量1%。換言之,抽蓄水力發電是整合再生能源的關鍵橋梁,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即認為,台灣尚未善用抽蓄水力發電。
水利署官員表示,設置抽蓄水力有一定條件,也就是在一條河川很短距離內,要有2處適合興建水壩地方,且蓄水容量需夠大。過去曾評估過台灣水庫設置抽蓄水力潛能,但畢竟會耗電,且當時用電需求不那麼大,因此並無積極開發。
如今,隨著再生能源持續增加,儲能可存下白天過剩光電,官員指出,抽蓄水力就像大型儲能電池,無論在安全性、技術成熟度、效率上都是最可行的儲能設施,台電今年也睽違30年再度展開水力普查計畫,評估台灣抽蓄水力潛能。
台電水力普查為期3年,除盤點既有水利設施設置小水力潛能廠址外,將評估既有水庫評估做為上下池設置抽蓄水力廠址可行性,減少堰壩等設施設置,降低對河川生態與環境衝擊。
台電表示,小水力及抽蓄水力潛能研究預計2027年2月完成初步評估,包含財務、工程面分析,並篩選出較具潛力廠址,做為後續推動個別計畫及辦理可行性研究參考依據。
目前台灣僅日月潭上下池設抽蓄水力,10部機組共260.2萬瓩,另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正在環評階段。
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開發裝置容量上限61萬瓩、年發電量約7.7億度,經費約新台幣580.6億元,環境部預計21日舉行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此計畫工期10年,將在環評大會通過後動工,因此最快2035年完工。
抽蓄水力發電有升降載快速特性,近年光電占比擴大,黃昏以後光電減弱,改由抽蓄水力接手,可挹注夜尖峰用電。又或者當遇到突發狀況,如去年403強震,320萬瓩電力瞬間跳脫,日月潭抽蓄電廠10分鐘內轉為放水發電,扮演重要供電救援投手。(編輯:潘羿菁)1140810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