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從港交所下市 昔中國最大地產商留下1300處爛尾樓 3千億美元債務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昔日叱吒風雲的建商巨頭恆大集團股票周一(8月25日)從香港證券交易所下市,留下巨額債務和一長串絕望的債權人追討無門。
恆大集團(Evergrande)崩塌這一刻悄無聲息過去了,曾經代表中國經濟實力巔峰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恆大集團,本周一正式從香港證券交易所下市。
回憶16年前,恆大地產在港交所首次風光亮相,曾是投資人仰望的中國成長最快房地產開發商。
恆大集團周一正式從港交所下市
如今,它作為全球負債最高的開發商被投資人銘記,恆大集團倒閉,也將中國金融體系推向崩潰的邊緣。
這家公司不只考驗中國政府長期針對大型企業的「大到不能倒」政策,也徹底打破中國政府對大型企業無節制借貸的容忍度。2021年,恆大地產背負超過3000億美元的沉重債務後轟然倒閉,暴露出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及其對房地產作為成長引擎的過度依賴。
如今,這家房產巨頭只剩下殘骸,在280多個城市,有1,300處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爛尾樓),以及數十萬仍在等待交屋的預售屋買家。
此外,還有長長的債權人隊伍,包括昔日恆大集團效力的中國供應商,以及押注恆大不會倒閉、仍在等待還款的倫敦和紐約投資人。
去年1月底,香港法官陳靜芬對恆大集團發出清盤令,進行清算。她指定專門從事破產業務、曾幫助雷曼兄弟解散的安邁律師事務所(Alvarez & Marsal) ,來執行這項清算任務。安邁律師事務所的兩名高階主管擔任清算人,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他們逐步幫助海外債權人收回他們應得的一小部分債權。
債權人跟恆大只追回0.56%的債務
恆大集團最新公開的文件揭露重重挑戰。債權人已經對恆大在中國的項目提起數百件法律訴訟,數十項資產被凍結。在某些情況下,投資人或地方政府接管開發案;由於恆大擁有數千家子公司,業務結構複雜,香港清算人很難為其他債權人追回資產。
為了從恆大剩餘的資產榨取利潤,清算人必須逐一接管每一家子公司,目前為止,安邁律師事務所已經控制100多家子公司和價值約35億美元的資產。
然而,香港債權人聲稱被積欠的450億美元中,只有約2.55億美元被追回,追回率只有0.56%。清算人警告說,甚至一些被扣押資產的價值也存在疑問,「令人嚴重懷疑這些資產最終能否變現,最終是否會惠及恆大集團的債權人」。
清算人正在謀求另一條法律途徑,試圖從恆大榨取資金:追查前董事長許家印、前妻丁玉梅以及恆大前執行長兼行政總裁夏海鈞的資產。
香港法院正在審理一起案件,其聆訊不對外公開,目標瞄準許家印及恆大其他高管在恆大香港上市後的幾年裡為自己積累的60億美元資產。
債權人跟許家印前妻、夏海鈞追討債務
這起案件是對中國曾經自由放任的房地產業過去那個過度放縱時代的反思。目前為止,該案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許家印的前妻和夏海鈞身上。許家印於2023年被拘留,當局隨後對他處以650萬美元(約1.95億元台幣)罰款,並指控他「組織詐騙」。
近期提交給法院的一份文件指出,夏海鈞涉及證券詐欺,被中國最高監管機關罰款200萬美元,還被禁止進入金融市場,他2,400萬美元的資產藏匿在加州的幾處房產和豪華轎車。
法庭文件顯示,其中一處位於加州爾灣的房產價值630萬美元,購於2022年4月,在這之前一個月,恆大突然推遲2021年度財報的公佈,當時還表示其20億美元的貸款已被銀行扣押。幾個月後,夏海鈞辭職,恆大說明的原因是,夏海鈞計劃從一家子公司向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注資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