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醫執業惹議 衛福部研議調查期停職、有罪直接廢證
衛福部設置的「狼醫」查詢平台近日已上線,經實際查詢,有3名涉案醫師仍在執業,引發爭議。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14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答詢時表示,衛福部將於8月下旬邀集醫事人員與專家開會,研議當事人是否在調查期間便暫時停職。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則指出,會中也將一併討論當事人一旦遭司法判決有罪,是否直接廢止其醫師證書、永久不得執業。
「狼醫」案連環爆引發極大社會爭議,衛福部建置「狼醫」查詢平台,且已於近日上線,查詢對象涵蓋醫師、藥事人員、醫事檢驗人員等,揭露資訊包括姓名、專科別、執業縣市、判決案件資訊。首波可查詢名單共公布7人,但其中3人還在執業,引發外界質疑與批評。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4日安排衛福部長邱泰源專題報告美國新藥品關稅對台灣的衝擊,「狼醫」議題也受到關注。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質詢時指出,衛福部一再強調依照「無罪推定」原則,須待法院判刑後才能啟動懲戒程序,但近日高雄市政府處理涉及2名病患死亡的減重名醫案時,處置相當快速,新聞一出便調查上百例病歷,且立刻啟動停職、送交懲戒,接下來將召開醫師懲戒委員會決議。
對此,邱泰源表示,針對醫事人員若涉入性平事件,在調查期間是否應停職一事,衛福部將於8月下旬開會討論,目前也正針對「醫師法」條文中有關違背醫學倫理的定義研擬函釋。他說:『(原音) 其實我們有關於涉及性平事件是不是要停職,我們會在8月下旬邀請醫事人員團體、法規專家來召開會議,來看看這樣的情況,怎麼樣在合法又合乎大家期待的情況下進行。』
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受訪時則指出,「狼醫」查詢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資訊揭露,至於涉案醫師能否繼續執業,關鍵在於是否已受到懲戒處分,例如廢止執業執照或醫師證書,地方政府會據此決定醫師可繼續執業或要求其停業;而目前「狼醫」平台上揭露的僅是個案的司法判決資訊,有些個案可能已送交懲戒,但懲戒處分形式多樣,有些可能僅是短期停業,停業期滿仍可申請恢復執業,因此,8月下旬召開的會議除了研議涉及性平事件的醫療人員是否應在調查期間即停職,也會一併討論一旦遭司法判決有罪,是否應直接廢止其醫師證書、永久不得執業。
此外,針對民間團體不滿「狼醫」查詢平台僅揭露判決書,而未公開懲戒結果,恐成不良醫師的「保護傘」。邱泰源則表示將在半年內完成懲戒紀錄的揭露。(編輯:鍾錦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