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半年暢銷書榜|博客來、Kobo、誠品暢銷書你讀了幾本?
博客來、Readmoo、樂天 Kobo、誠品書店等 4 大書籍通路陸續公布 2025 上半年暢銷榜,不僅揭示了出版市場的銷售實況,也映照出讀者對未來的集體焦慮,以及對內在秩序的渴望。從張忠謀與黃仁勳的半導體傳記熱潮,到《我可能錯了》《失控的焦慮世代》所引發的心靈共鳴,書榜背後,是一張屬於 2025 年上半年的集體心理圖譜。
從張忠謀到焦慮世代,2025 上半年暢銷書榜揭 2 大趨勢
隨著社會節奏加快、AI 議題升溫、人際問題與職場壓力加劇,讀者對焦慮、內耗、自我重建等主題的需求明顯上升。書市於是呈現一種「追求成長與自我療癒」的雙軌熱潮:一邊向外探索領導力與資本市場的成功典範,一邊向內尋找心靈的穩定與生活的意義。
閱讀趨勢 1:觀摩成功典範、持續自我提升
綜觀博客來、Readmoo、樂天 Kobo、誠品 4 大平台的書榜,幾個共同的書名不斷浮現。其中《張忠謀自傳全集》無論在實體書強勢的博客來與誠品,或在電子書為主的 Readmoo 平台,都名列前茅。這套自傳從個人歷程延展到台積電興起的全景敘述,對於關心台灣產業與領導力的讀者而言無疑具有高度吸引力。
另一本橫跨 3 平台榜單的暢銷書《原子習慣》,則從日常行為出發,提供實證導向的成長法則,成為讀者在追求進步與效率中的實用工具。這類作品所展現的不只是成功經驗的觀摩,也回應了「如何持續提升自我」的現代需求。
閱讀趨勢 2:自我療癒、緩解焦慮
另一個跨平台熱賣的類型則是探討焦慮與心靈療癒的書籍。《我可能錯了》這本來自瑞典森林修行者的思索之書,不僅在 Kobo 高居第一,在博客來與 Readmoo 同樣榜上有名。《失控的焦慮世代》與《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則從心理學與情商教育角度切入,提供給世代焦慮中的讀者一種理解與整理內在情緒的工具。這些作品的暢銷,反映出台灣讀者對「如何活下去」這個問題的高度關注。
博客來、誠品、Kobo、Readmoo 熱賣書單各有擁護群
各平台榜單也呈現出不同的閱讀偏好。博客來作為實體書最大零售通路,其 Top10 榜單中出現了《原子習慣》《長期買進》《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等具實用導向的書籍,顯示出其用戶對商業管理、財務規畫與改善生活有穩定需求。
誠品則延續一貫的人文品味與情感深度,書榜中如《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想哭就哭吧》《把日子慢慢變好》等作品,皆觸及個體情緒、人生哲思與關係修復,展現出讀者對溫柔內省與情感共鳴的高度接受度。這些作品提供了在高壓生活下重新整理內在秩序的可能,也呼應當代閱讀趨勢中對「慢下來」與「照顧自我」的強烈渴望。
在電子書市場,Readmoo 的榜單強調了「知識性與本土性」的交集。楊双子《臺灣漫遊錄》與李佳穎《進烤箱的好日子》皆展現出對本土文化與生活觀察的熱愛,與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一同構成深層次的文學探索風景。
樂天 Kobo 的榜單則展現出多元的流動性,從人生哲思、東方經典到中年文學原創如《四十我就廢》《夠好的工作》,不難看出其用戶偏好具有靈活、跨文化的取向。
從排行榜數據來看,小說與非小說的比例在不同平台間略有差異。博客來與誠品仍以非虛構為主流(尤其是商業、傳記、心理勵志類),但文學小說如《臺灣漫遊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也成功擠身前列。電子書平台則顯示出更強的小說活力與情緒取向,包含《沼澤女孩》《為花換新水》等療癒型小說皆為 Kobo 暢銷榜常客。
2025 上半年商業書閱讀趨勢:經典與實用並行
觀察商業類暢銷榜,可以明顯看出「張忠謀效應」所帶來的集體風潮。《張忠謀自傳》橫掃博客來、誠品與 Readmoo 商業榜單,顯見讀者不僅關心企業家個人故事,更透過他一手打造台積電的歷程,試圖拆解成功背後的底層邏輯。而與張忠謀相映成趣的《黃仁勳傳》《輝達之道》亦榜上有名,顯示出台灣讀者對高科技領導者與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商業榜單也呈現出「經典回歸與實用至上」的雙重趨勢。《原子習慣》《底層邏輯》《執行長日記》《納瓦爾寶典》等書分別從個人成長、認知策略、企業經營與財務自由切入,對應著不同階段職場人的需求。另外《持續買進》《長期買進》等長線投資書籍的熱銷,也突顯出市場對穩健理財與財務自主的重視,也呼應當前經濟環境下「穩中求勝」的心態。
資料來源:博客來、誠品(1)(2)、Readmoo(1)(2)、樂天Kobo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詹絜琋
核稿編輯:王宥筑
延伸閱讀
AI 時代最重要的不是技術!2030 年職場生存指南揭 4 大能力面向
「我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但比誰都努力!」黃仁勳的成功之道:對「不懂」零容忍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