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232報告將出爐!美商務部長:2週內公布 台灣緊盯結果
美國以國安考量4月啟動《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半導體產業的調查,聚焦晶片、矽晶圓及相關設備與下游產品,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調查報告將於接下來兩週內公布,結果將決定是否對進口晶片徵收新關稅。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為避免關稅影響,包含台灣在內的多家企業正計畫赴美投資設廠。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高度關注,也讓台灣半導體業界緊盯結果。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指出,這次232調查是評估國內半導體產能能否提升,並檢討是否以關稅等措施減少對外依賴,保護國家安全。川普政府表示,調查涵蓋晶片、矽晶圓、製造設備,以及所有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川普說明,許多公司,包括來自台灣的企業,正準備在美國設廠,以避免未來可能實施的新關稅。
《路透社》指出,川普與歐洲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會談後,雙方宣布新貿易協議,對歐盟進口產品全面課徵15%關稅,汽車則適用25%更高稅率。川普表示,「馮德萊恩這次成功避開了即將上路的晶片關稅,處理得漂亮多了。」這反映美國對外貿政策愈趨強硬,對半導體進口國如台灣產生重大影響。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在5月公佈模型分析,若美國徵收25%晶片關稅,首年經濟成長將下滑0.18%,10年累計GDP損失高達新台幣41兆元。半導體成本上升25%後,汽車售價最高恐上漲新台幣3.3萬元。人均生活水準首年將損失122美元,10年累計損失4,208美元,政府淨稅收反而減少1,650億美元。該報告直言,晶片成本上升將推高AI模型訓練費用,削弱美國AI競爭力,中國則因積極補貼半導體產業,有望在全球AI領域取得優勢。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