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談判 國際分析師點出台灣成籌碼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與中國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三輪經貿談判,將討論兩國貿易戰核心的長期經濟爭端,是否再度延長關稅休兵期限備受關注。許多專家和分析師認為,這次談判重點有一部分會放在芬太尼上,此外,台灣以及美國亞太軍事布局也可能成為這一輪美中談判的籌碼之一。
根據美聯社報導,引述諸多分析人士看法認為,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在斯德哥爾摩的這場會晤,幾乎肯定會同意至少將關稅維持在當前水準,同時致力在今年稍晚進行兩國元首會面,以達成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更持久的貿易協議。
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總裁柯特勒(Wendy Cutler)認為,這次會談對於川普和習近平秋季會面奠定基礎來說至關重要,中國方面可能會堅持要求進行詳細的準備,才會同意舉行領導人會晤。
卡特勒表示,在斯德哥爾摩會談中,雙方可能會重點關注未來兩位領導人峰會上預計公布的商業協議,還有針對主要癥結項目達成初步共識,例如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以及對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品缺乏控制,這些協議也將在習近平和川普會晤時宣布。
領導人峰會上發布的商業公告,以及解決「主要刺激因素」的協議,例如中國的產能過剩以及對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品管控不利,這些協議也將在習近平和川普會晤時宣布。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斯坦(Sean Stein)表示,斯德哥爾摩峰會可能是兩國政府第一次真正有機會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准入問題。企業界對這次會談的期待主要是觀察「氛圍」,雙方如何描述會談情況。企業界也將尋找關於川習會的蛛絲馬跡,因為真正的協議將仰賴兩國領袖親自會晤。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研究計畫主任孫韻(Yun Sun)表示,這次北京可能要求取消川普今年稍早針對芬太尼議題加徵的20%關稅。雙訪此波關稅壁壘起始於芬太尼議題,川普政府今年2月、3月以芬太尼為由分別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隨後雙方各自展開報復性關稅,直到今年7月,中國對兩種芬太尼類成分進行了加強管控,此舉被視為釋出善意訊號。
此外,美國風險顧問諮詢公司Teneo管理總監兼分析師威爾道(Gabriel Wildau)認為,預計這次會談不會取消任何關稅,但關稅減免可能是最終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他預測,川普可能會取消明確與芬太尼掛鉤的20%關稅,但他預期對中國的最終關稅水準至少會與最近與日本、印尼和越南達成的協議中的15-20%的稅率相近。
威爾道還認為,中國可能會要求美國做出一些安全讓步,例如減少美國在東亞的軍事佈署,並縮減對台灣和菲律賓的外交支持,但這可能會在華府遭遇政治阻力。
威爾道表示,斯德哥爾摩會談將致力於建立一項貿易協定,該協定以中國購買承諾和對美國投資的承諾為基礎,以換取美國部分減免關稅和出口管制,但他仍懷疑能否達成一項真正有效的重大協議。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