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15%關稅協議 范德賴恩:已是最佳結果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蘇格蘭訪問,期間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進行會談,隨後川普宣布,美國與歐盟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框架,進口美國的歐盟商品將會被徵收15%,該協議還要求歐盟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消息一出,不少歐洲國家領導人都該協議的達成表示讚賞,認為歐盟似乎避免了一場貿易戰爆發,但仍有部分人士對協議內容表達謹慎,甚至有反對派批評該協議恐犧牲歐盟自身產業利益。
綜合《路透社》等外媒報導,15%的關稅稅率低於川普先前的30%,但仍高於歐盟希望的10%基準關稅。范德萊恩表示,關稅範圍涵蓋汽車、半導體和藥品等大多數商品。同時,雙方已針對某些特定產業達成零關稅協議,包括飛機及飛機零件、部分化學品和藥品,會繼續爭取將更多產品添加到此類清單中,至於葡萄酒和烈酒的關稅則尚未確定。
當被問到是否認為,15%對歐洲汽車製造商來說算是個「好價錢」時,范德賴恩回應說:「15%不容小覷,但已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除了6000億美元的新投資,川普並宣稱,歐盟27個成員國已同意未來3年,也就是川普第2任期內,向美國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對此范德賴恩的說法是 :「我們仍然有太多通過後門進口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歐洲領導人反應-沒關稅更好、15%還能接受
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ál Martin)透過聲明表示,該協議為歐盟和美國的貿易關係,帶來了清晰度和可預測性,儘管新關稅確實將比以前更高,也會對美歐貿易產生影響,使其變得更加昂貴、更具挑戰性,但該協議仍創造了新的穩定時代。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也對這項新協議表示歡迎,聲稱將為德國汽車業帶來好處,避免了美歐貿易衝突、對出口導向的德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對汽車產業來說尤其如此,該產業的關稅從目前的27.5%幾乎減半至15%…..快速降低關稅具有重要意義。」
荷蘭首相紹夫(Dick Schoof)則在週日發布的貼文中坦言:「沒有關稅會更好」,但仍稱讚了歐盟執委會已盡可能達成最好的協議,為產業提供更清晰的思路,並帶來更多市場穩定性。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週日回應,歐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是積極的象徵,但也補充說她還需要更了解協議的具體細節,才能做出進一步判斷。
當然,不是所有歐盟領導階層都看好這項協議,如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士朗格(Bernd Lange)就直言,新達成的關稅協議不夠平衡,而且承諾的 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可能會以「犧牲歐盟工業」為代價。
美日協議的反射
紐約聯博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維諾格德(Eric Winograd)指出,美歐貿易協議與美國上週與日本達成的框架協議,在關鍵部分相當類似,認為全球還需觀察雙方能堅持多久,從市場角度來看,「達成協議總比沒有協議好,起碼令人比較安心。」
報導提到,川普正在尋求重塑全球經濟秩序、減少美國數十年來的貿易逆差,迄今已與英國、日本、印尼、越南等國達成協議,儘管他的政府未能兌現「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的承諾。
顯示全部
留言 98